中新網杭州5月11日電 題:淘寶公布首批永久關閉網商名單 專家稱管理未跟上
記者 趙曄嬌 夏毅
日前,世界第二大網絡公司——阿里巴巴集團發布公告,首次披露旗下淘寶體系中首批因不正當行為而被永久關店,并進入司法程序的9家網商名單。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高級分析師張周平認為,阿里、淘寶系這幾年爆發式增長,但管理并沒有跟上規模,核心價值理念也沒有很好的普及到每一個新進員工中。
淘寶近乎壟斷的市場占有率讓網商趨之若鶩

據公開資料顯示,2008-2011年間,淘寶網年交易額分別是999.6億、2000億、4000億、6000億元人民幣;2012年,阿里集團馬云的目標是1萬億元。特別是在C2C領域,淘寶占據9成的市場份額。巨大交易額和近乎壟斷的市場占有率,讓網商趨之若鶩。
據媒體報道,淘寶有近千種名目的收費服務。
“如果不購買收費項目,在網店流量引入中,概率幾乎是0。”資深淘寶店主桑先生很無奈。
在眾多潛規則中,讓桑先生最覺得,競爭最坑人的就是上活動,即團購平臺——聚劃算,以及在11月11日、12月12日的全網促銷。
根據淘寶網披露的數據,在去年的“雙11”促銷中,僅16個小時,該網淘寶商城訂單數已經突破1000萬單,成交額突破20億,相當于每一秒鐘就會生成178筆訂單。
“特別是雙11 、雙12的活動,一般沒有特別牛的關系很難上。起碼得5萬以上的紅包。”據桑先生透露,“表面上是公開招商,實質上都是要給小二塞錢、走后門。”
桑先生說,據他了解,商家為了使得自己的商品在參加促銷后仍有利潤,在與小二商討定價階段,還得送禮,此外營業額的1-2%也要分給小二。
9年爆發式增長:從無名小卒到帶頭大哥
在過去幾年中,沒有一家C2C領域的網商能與淘寶相抗衡。打下九成的江山,淘寶只用9年時間。
根據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公布的一季度報顯示,截止今年3月,淘寶、拍拍和易趣三家網站分別占到全部的94.6%、4.9%和0.5%。在C2C市場,淘寶網依然處于“壟斷”地位,并且優勢仍在擴大。
可以證實的是,2004年前,互聯網實驗室電子商務網站CISI人氣榜上,還沒有淘寶網的位置;但從2004年2月開始,淘寶網以每月768.00%的速度上升到僅次于eBay易趣的第二位;在推出1年后,淘寶網排名已經超過eBay易趣,位居第一。
也就是在這個時候,中國的中小產業集群最終成為了這個國家的實體經濟中最重要的構成部分之一。它最終對淘寶網的發展起到了決定性作用。
搭上消費快車,淘寶網在2005年超越eBay易趣,隨后成為亞洲最大購物網站。同年,中國網民突破1億。
漸漸的,在家里點擊鼠標購物成為精英乃至草根百姓的共同選擇。
中新網記者從淘寶獲悉,2008年,用戶數為9600萬,交易額999.6億;2009年用戶數幾乎實現翻番,達到1.7億,交易額破千億大關,為2083億,到了2010年,用戶數更是近乎瘋狂,3.7億!而對于交易額,淘寶方面則表示不便透露。
“在中國,沒有一家C2C網商的發展速度,能和淘寶抗衡。”中國電子商務中心分析師莫岱青表示。
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高級分析師張周平認為,阿里、淘寶系這幾年爆發式增長,但管理并沒有跟上規模,核心價值理念也沒有很好的普及到每一個新進員工中。
管理沒有跟上規模的一個明例是在去年10月份的淘寶商城之戰。
因淘寶商城突漲年費和保證金,使得上萬名中小賣家,以圍攻淘寶商城多家網店巨頭的方式,向淘寶“宣戰”,并最終以淘寶作出部分讓步而告一段落。10月17日,淘寶宣布對老商戶新的年費繳納標準延期一年實施等五項“妥協措施”。
“我們政策制定的想法是好的,但方法需要更多完善,需要溝通。”一直強勢對外的馬云在媒體面前改口。
對此,中國電子商務中心研究員莫岱青認為, “免費開店”時代的終結,對于C2C行業的大方向發展是有好處的。它利于電商企業對入駐商戶的管理。通過這種市場化手段來促進賣家提高自身運營能力、商品質量以及服務能力,從而在競爭力方面也能加強。進而促進行業的整體進步,擺脫過去“魚龍混雜”的局面。
但是, 莫岱青也認為,過去幾年淘寶網商的快速擴張,如此龐大的機構,讓現在的管理變得容易“一言堂”。
北京電子商務協會秘書長林亞也呼吁,一家獨大的淘寶,應該更多的關注中小賣家的訴求,而不是“單方行動”。
爆發式增長凸顯電子商務立法空白
淘寶的管理并不僅僅只是一個個案。
其他不誠信經營的現象也普遍發生,比如,一些網購商品不實行“三包”、 一些照片上看來物美價廉的衣服卻“貨不對版”,以及各種商城上的推廣通道的“非正常”推廣等。
長期致力于電子商務領域研究和訴訟的浙江澤大律師事務所律師羅云認為,電商行業的混亂,在于國家電子商務方面法律法規的空白。
記者了解到,國家工商總局曾于2010年實施《網絡商品交易及有關服務行為管理暫行辦法》,計劃用3年的時間建成一個全國一體的網絡監管信息系統,來凈化網絡商品交易市場環境。
“工商部門的職責有限,辦法只能監管商標、版權等工商監管領域的事情。”羅云說,總的電子商務立法尚在調研階段。
翻開《電子商務“十二五”發展規劃》,“加強電子商務法律法規和標準規范建設”已被寫入其中。
規劃中提到,在貫徹執行現行法律法規的基礎上,繼續推動電子商務相關法律法規建設,研究確定電子商務立法的整體思路、調整范圍和規范方式。
電子商務界的先驅對電子商務立法也很期待,因為誰都不想淪為無序競爭的先烈。(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