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被譽為“史上最強”價格戰的電商之爭徹底打響!先是天貓直接用2億現金補貼家電商家,蘇寧易購則通過微博等宣布,再投20億特價貨源和4億讓利額度。京東商城也毫不示弱,拿出5億元對旗下家電商品進行讓利。甚少加入“戰團”的新蛋網也已經按捺不住了,也宣布投入3億元讓利額度加入價格戰。看著大家都在拼,當當網李國慶也宣布參與價格戰,業界猜測其至少投入3億,而當當網更表示歡迎消費者對當當網商品售價進行監督,如果發現高于其他B2C電商可向當當網客服舉報。
四成網友不看好促銷優惠
動輒上億的促銷力度讓消費者“目不暇接”,簡單算下來,中國電商在如此短時間內,已經投入了37億進行促銷。但是作為消費者,你感受到價格優惠了嗎?對于南方日報3C周刊設立的微調查“電商促銷大戰,你感受到實惠了嗎”這一問題中,就有38.1%的消費者對電商們的讓利表示完全沒有感受到,并且認為“商品價格無明顯變化”。而認為電商促銷使商品價格更加實惠,“商品價格明顯下降”的網友僅占9.5%。在本次調查中,絕大多數網友都將自己的選票投給了“電商有優惠,但都以返券形式捆綁消費”的選項,比例高達42.9%。據南方日報記者在各大電商實際的使用體驗中也發現,通過返券形式的捆綁消費現象非常嚴重,問題集中體現在五大方面:
優惠券并不優惠
一些商家的返券力度特別大,動輒對折返券,如滿“200送200”,更有甚者,滿200返299超對折優惠。但是,商家這些吸引人的返券活動,往往并非“真心實意讓利”。消費者需要警惕的是優惠券幅度越大,商品價格虛高的幾率越大。即便是比較正常的返券優惠,也不一定得到了實惠。近日,京東網上商城售賣的一款ThinkPad Tablet(1838-27C)10.1英寸平板電腦售價4488元,同時返還200元的“京券”。而國美商城同款售價為4199元。顯然,京東商城即使返200元的“京券”后,價格也還是高于4199元。
使用限制多
網上優惠劵雖然名目繁多,但消費者若想真正使用,就面臨種種限制。商家對于自己發行的優惠券都規定有詳細的限制條件,有的限制條款多達十條。消費者使用優惠券之前要花時間仔細研究這些名目,而且還不一定符合條件。還是以京東和國美網上商城為例,這兩家也實行了優惠券政策。京東的常規優惠券分為“京券”和“東券”,國美的常規優惠券分為“紅券”和“藍券”。記者在這兩家網站仔細扒拉了一遍,發現返券限制較少的“京券”、“紅券”的商品極其少,大部分打著返券旗號的促銷均為限制多多的“東券”、“藍券”。這就意味著消費者并不能輕松獲得商家實實在在的優惠。
“9”的奧秘
許多電商網站的商品價格往往都以9結尾:199,299,399…999等,雖然離整數僅差1元,但是從心理上來說,消費者會產生更便宜的錯覺。這時,如果商家打出滿200返200優惠券等類似的促銷活動,消費者往往很理所當然地認為就是打對折,覺得非常劃算,購買的動機很強烈。但如果不注意,消費者往往不能發現商家對折背后的“詭計”。例如,消費者買入599元的商品,參加滿200返200的優惠活動,就能得到400元優惠券,但是因為差了1元錢,折扣就從5折變為了6.7折。
強迫“湊單”
優惠券和打折有很大的區別,參加打折優惠,錢在消費者的口袋里,消費者占主動地位,但是各種的優惠券則是讓商家占主動地位。網購族小李說:“有優惠券就會時常惦記,有時的確是為了那個去湊單,基本都有點因小失大還喜滋滋的。”因此她建議廣大網購族要“理性消費,需要就買,不需要就不買,千萬不要為了一張優惠券買一些完全沒必要去購買的東西。”面對商家“噱頭”十足的返券優惠,消費者一不留神就會掉進隱性的強迫消費當中。
使用日期限制
除了固定的優惠券措施,商家往往也會通過不定期的促銷互動,發行優惠券。這些特定活動的優惠券一般都規定了有限的使用日期,其中部分的使用日期非常短。南方日報記者最近登錄數碼家電購物網站“五百城”發現,其正在進行注冊送“滿3000減200”優惠券的活動,但網友反映所贈送的優惠券只有不到一個月的有效期。不少網友埋怨在如此短的時間內并不能有充裕時間做出購買的決定,想省掉200元也并非易事。記者 葉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