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500元到599元,中國聯通正在千元智能終端領域上演一場降價接力賽。
“中國聯通未來將重點關注千元智能機、HSPA+終端以及具有差異化特色功能的3G智能機市場。”中國聯通市場營銷部總經理周友盟近日在高通中國合作伙伴峰會上表示,在內地599元以下的手機市場中,WCDMA的市場份額只有1%,在600~799元的手機市場中,WCDMA的市場份額僅占6%,3G轉換空間巨大。
周友盟稱,截至4月份中國聯通的3G用戶已經達到了5176萬戶,同比增長151%,智能手機累計銷量突破1300萬臺。三大運營商公布的數據顯示,雖然4月3G新增用戶開始減速,但中國聯通的新增用戶數為291.8萬戶,仍高于中國移動的230.7萬戶和中國電信的201萬戶。
通過高額補貼、降低智能終端價格已經成為運營商搶占消費者的直接舉措。中國電信率先推出3G手機概念,并主推第三代4英寸屏千元智能機;北京電信表示第三代千元智能機補貼政策已經出爐,99元套餐可零元購機,最低套餐的門檻低至39元;而中國移動將提升TD千元智能機的補貼力度。
據記者了解,從去年6月開始,聯通智能機的價格在一年中不斷下調,主頻1G的4英寸雙卡雙待手機價格已突破1000元,并推出了雙核雙待的千元智能機。但顯然,聯通看中的是更大的市場。“2012年內地市場終端的年銷量將達到2億部,其中800元以下的終端將占44%的份額,接近一個億的空間。”周友盟預測。
而作為上游ODM廠商,龍旗控股集團董事長杜軍紅則認為“任務艱巨”,從800元到699元,再到499元,他認為降價過快。“聯通的領導說800元以下是藍海,我覺得過不了多久就會迅速變成紅海,而且正在發生。”杜軍紅稱,要保證質量的同時把價格降下來,硬件設計和從制造角度如何實現,都是上游廠商不得不面對的問題。
對于終端廠商,“被降價”的壓力可想而知。
華為終端負責人余承東曾表示因為運營商“殺價”殺得狠,即便手機發貨量大,也是“賠本賺吆喝”的生意。“印度運營商想要50美元的智能手機,拉美運營商想要75美元DDP價的智能手機,遠遠覆蓋不住綜合成本。如照這個方向持續做下去,不顧現實成本與最終消費者客戶體驗去滿足運營商客戶降低采購成本的需要,盈利能力不急劇下滑就怪了。”他呼吁一線將士們腦子不要過分“發熱”,這樣做下去要不了多久就該關門了。
對于上下游廠商如何應對的問題,資深行業人士老杳對記者表示芯片提供商、IDH(獨立設計公司)、系統商、品牌商應該各司其職,“目前來看上游廠商包括IDH和系統商有整合的趨勢,小公司將越來越難以生存,不過品牌廠商因為產業升級、互聯網公司加入短期內有擴大趨勢,產業分工越來越明顯。”
“品牌商的成本相對規模差異不會太大,品牌未來比拼的將是宣傳和渠道成本,手機成本差異會降低。”老杳說。 李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