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團購領軍網站美團網針對“流水門”公開進行回擊,并公布了5月份銷售數據。美團網副總裁王慧文表示,美團網銷售額全部屬實,刷流水系競爭對手操作,其主要目的并不是中傷美團網,而是迷惑投資人。

經過了兩年的高速發展,團購行業在今年5月出現了滯漲,與行業整體陷入誠信危機有關,一些行內人士聲稱:幾乎80%的網站數據存在造假行為。數據也顯示,4月份有217家團購網“消失”,而一年內已經有近2000家團購網站被洗牌出局。
本報訊 4月11日,有多名自稱美團網離職員工爆料稱美團網公布的超過3億元的銷售額大部分是刷出來的,實際銷售額僅在1億元左右,美團網為了公司業績讓員工及其家屬自行購買團購產品。還有“倒貼錢來做單”的手法,比如一個拿貨價200元的東西,直接把價格做到170元,那30元自己倒貼。據稱這樣做是為“騙融資”。
對此,昨日美團網副總裁王慧文表示,近期有關美團網內部員工刷銷售額的傳言不實。同時,王慧文稱,美團網5月份銷售額已達3.8億元,并質疑是某團購同行在惡意散布謠言以獲得融資,未來計劃起訴對方。
王慧文同時稱,美團的毛利率也從去年9月的3.55%的最低點,升到現在的10%左右。
第三方統計數據“打架”
不過,人們對于團購數據的質疑一直不斷,早在今年年初,就有電子商務觀察家對“團購網站訪問量下滑30%,而成交量卻增長三倍”的結論表示質疑,一些公司采取的主要手段就是“虛增參團人數”和“虛標價格”。
就連一些第三方團購資訊網站提供的數據,也存在不一致現象。以同為團購導航和資訊網站的團800和領團網為例,據團800統計,今年4月份,全國團購成交額為16.9億元,環比降2.4%,4月份國內團購網站數量有3052家,環比減少217家。而據領團網統計,今年4月份,全國團購成交額26.74億元,環比略漲2.2%,4月新誕生團購網32家,截至4月底,全國共誕生(并非運營中)團購網5998家,逼近6000家大關。
由于第三方機構是根據團購網站的每個團購活動,以及參加人數(即頁面流水)來測算團購網站業績的,這種方法會存在一定偏差是必然的,但數據差異如此之大,仍令人驚奇。
為什么團購行業流行“造假”呢?主要原因在于現在的團購行業是資本導向而不是消費者導向。目前,團購網站一直靠風投輸血發展壯大,銷售額即“流水”這一指標對團購網站相當重要。風投在考慮是否向一家團購企業投資時,流水是唯一的評判標準。
領團網CEO王啟亨表示,從用戶角度來看,團購最大的問題是誠信問題。還有就是激烈競爭中資金鏈斷裂導致消費者利益受損,從而增加了網民對團購的不信任。這種情況還會持續一段時間。
而根據團800統計,從去年5月到現在,一年內已經有近2000家團購網站被洗牌出局。
自創立起就在賠本賺吆喝瘋狂燒錢的團購行業,在資本市場環境突變、融資變得困難之后,紛紛通過合并運營、裁員撤站等多種方式控制成本“過冬”。主流的團購網站不僅紛紛與電商平臺建立合作,而且各家之間也開始“合縱連橫”,包括F團與高朋的整合、趕集團購與窩窩團的整合。
Groupon市值跌破谷歌收購報價
團購網站鼻祖市值縮水一半
6月5日消息,團購網站鼻祖、美國第一大團購網站Groupon 周一尾盤大幅收低7.64%,報收于8.95美元;連續兩個交易日大跌,累計跌幅超14%。目前,Groupon市值縮水一半以上,不足60億美元,而谷歌2010年曾提出以60億美元的報價收購Groupon。市場對于Groupon的質疑始終集中在“難以盈利”的問題上。二級市場投資者集體被深度套牢,Groupon已經被投資者告上法庭。(來源:廣州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