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鴻祎的能量確實很大,他的折騰能力屬于一流。競爭沒有錯,但我希望周總槍口抬高一尺,不要老對著同行,大家共建一個良性的競爭環境。”
小米手機董事長雷軍
“不要想產業鏈通吃,什么"鐵人三項"、"鐵人六項",什么都做是不行的。有人說我搗亂,我從來不怕樹敵,競爭讓行業加速透明。”
奇虎360董事長周鴻祎
“對周鴻祎,是害怕嗎?”記者問。
“唔嘿嘿嘿嘿嘿嘿嘿。”小米手機董事長雷軍別過臉,喉嚨里壓出一連串的低笑聲,表情似有一點尷尬。就這樣過了許久,除了干笑,竟然無言以對。
7月3日,雷軍在位于北京望京地區卷石天地大廈的會議室里,接受了早報記者在內的媒體訪問。
這一次,他沒有再提喬布斯、創業真經,或者其他任何產業性的話題。在一個多小時的對話中,雷軍所有的傾訴、分析、感慨,都沒有離開過“周鴻祎”三個字。真不知道十公里之外、正在為360特供機發布會積極準備著的周鴻祎,有沒有打噴嚏。
融資之謎
“作為一個像我這樣對金融還比較有經驗的人,錢沒到口袋里,這事情就沒完。”
雷軍談起了近日鬧得沸沸揚揚的小米融資一事。今年6月26日,小米公司宣布正式完成了第三輪2.16億美元的融資,估值40億美元(約合250億元人民幣)。這本是一樁喜事,卻因該消息早于小米官方公布的半個月前,被奇虎360董事長周鴻祎率先爆出、且提出連環質疑,而使雙方徹底交惡。
雷軍稱,不滿周鴻祎的主要原因是后者選擇了小米融資的敏感時間爆料,以及捏造了部分事實。“我們當時正在融資簽約的最后階段,非常敏感。”雷軍透露,投資者對小米的DD(Due Diligence 盡職調查)于今年4月初展開,約莫兩個多月后,雙方簽署了投資意向書(Term Sheet),“一般來說,簽了Term到最終能夠完成的概率大約在85%,但是錢沒有真正進來,是不能說結束的;其次,就算簽了Term,到最終完成的時候,條款不一定會完全一致。”
變數不小,就在這個時候,周鴻祎替雷軍宣布了融資成功的消息,“我認為他是想影響輿論,給我壓力,搗亂。融資談判進行的兩個月中都是他在狙擊,造謠虛虛實實,40億美元是對的,但時間點、融資文件都是造謠。”雷軍說。
周鴻祎稱親眼見過小米C輪融資的文件,對此,雷軍堅決否認,“我都沒有寫過,我自己融資怎么會不知道呢?”雷軍稱,由于是投資者主動找上門,對方事先做好了功課,小米就無需準備材料。
反擊
雷軍說他要反擊。
先一輪爭鋒相對、錙銖必較的較量已于上周展開,“他在微博上一口氣發了29條,我怎么也得發28條吧!”口舌之爭主要在網絡上,雷軍再三避答關于最近是否與周鴻祎私下另有交流,以及是否有中間人調停。
“周鴻祎把小米當靶子,污蔑太過了,我必須要站出來。”雷軍笑稱,分析過周鴻祎的口水成分,“他主要攻擊我們三點:品質、暴利、人品差。”
那小米又打算以何種角度反擊?雷軍認真地說,“我們現在很關注,360特供機是否涉及虛假宣傳。”
雷軍稱,上一輪的論戰中,周鴻祎著重向消費者強調的是手機的參數、價格,但閉口不談品質、工藝,以及軟件和服務。接下來,小米也要對360近日推出的“AK47”挑骨頭,“我們做了深入的分析,也來提幾點改進建議吧:首先,AK47用的是液態鋰離子電池,不是現在高端手機普遍使用的鋰離聚合物電池,這樣在安全上就多了隱患,這個成本不能省;第二個,拆開AK47的主板,竟然發現有焊點是松鑲的,顯然這在設計工藝上不夠好;第三,它的屏幕上少了一道防指紋膜,不要小看這個膜的功用,但如果省略掉,成本上就可壓低1美元;第四,周鴻祎整天說4.3寸屏比4寸好,但我認為屏幕的關鍵是"握感",并非越大越好,不能誤導消費者。”
“我看了他最近的發言,總結下來,周鴻祎就是不懂硬件的。360特供機應該是供選擇的,而不是廠商按要求定制,如果是提要求開發,周期最少需要9~18個月。”雷軍說。
爭做“科普”大使
“這樣,我來給大家畫一下圖,更清楚一些。”雷軍話講了一半,蹭地從座位上跳起來,跑到長桌對面,在玻璃背板上畫起了手機芯片的世代圖。
他興致勃勃地講解起來,時不時還要探頭插一句,“你聽懂了吧?”“聽不懂我再解釋一遍”,像一個急于啟蒙學生的物理老師。
事實上,最近一段時間,雷軍與周鴻祎爭相為人民大眾進行“科學普及”。如果沒有他們,很多人還不知道手機屏幕并非越大越貴,而是看生產廠商,國際屏、臺灣屏、大陸屏之間的平均價差在25%左右;如果沒有他們,很多人還不知道手機電池也要分國際一流、國產最好,以及國產一般三類,各類之間的價差也達到了一倍;如果沒有他們,很多人還不知道IPS是一種基于TFT屏幕的面板技術,是技術上較新的廣視角,而非代際關系。
從某種角度上來看,“被質疑者”雷軍本身也從這場口水戰中獲益,“我不敢跟你們亂說,要先去查數據,不然又被周鴻祎挑刺。”雷軍現在出言,更謹慎了一些。
他還舉了一個例子,“之前小米官網上對手機電池的介紹為"進口電池",被周鴻祎挑了出來。的確是我們表述不周,小米的電池是LG的電芯,但是在國內完成封轉,即套一層外面的膜。那從精確的意義上來說,小米電池應該表述為"進口電芯"或"LG電芯",現在我們改了過來。”
問及雷軍對口水戰的總體看法,他說,“這場口水戰如果一定要講正面影響的話,我覺得是使手機的黑盒子變透明。小米進入(手機行業)之前,手機這塊兒整個是黑箱,我們是第一家把配置清楚告訴大家的,現在360又加入進來之后,很好,競爭導致透明。”
周鴻祎近日的一段感觸也與雷軍呼應,“有人批評說我和雷軍對掐影響企業家形象。不對,消費者增長了知識,提高了辨別手機好壞的能力。如果我和雷軍都做牛奶,就沒人敢摻三聚氰胺;都做食品,就不會有蘇丹紅地溝油。”
小米計劃
雷軍又“匯報”了一下小米近期的狀況。
按照雷軍的規劃,小米的TD版也將不日推出,并可能于今年走出國際路線,他稱,日前小米科技聯合創始人兼總裁林斌被人目睹出現在迪拜,是因為前去會見“十幾家國際電信運營商”。
自2011年底第一款小米手機上市售賣以來,至今小米只推出了一個型號,雷軍稱,第二款小米手機將在今年推出,“保持一年發一款的速度。”
與此同時,小米科技的另一大產品MIUI也在快速推進,雷軍稱他要求MIUI的研發隊伍在2012年至少翻兩番,年內推出新版本。
不過,雷軍還是拒絕透露小米成本的準確情況,他稱成本沒有下降,“小米銷量上來后,議價能力的確有提高,但還沒那么強勢,成本的變化也沒有大家想象得那么大。主要是因為,一、能采用的第一陣營的供應商,只有有限的幾家,價格沒那么容易掉下來;二、小米現在300萬臺的銷售量對降低內存成本來說,基本就是nothing,只有銷量過千萬臺,感覺才會明顯不一樣,中興就是在達到六七千萬臺規模時,才做到低成本的。”
采訪結束前,記者仍不放棄,不依不饒地追問雷軍避而不答的一個問題“前面您還沒有回答,害怕周鴻祎嗎?”
回答又是一長串嘿嘿嘿嘿的笑,況味復雜,許久之后終于收聲,雷軍一字一頓地說,“很難回答。周鴻祎的能量確實很大,他的折騰能力屬于一流。競爭沒有錯,但我希望周總槍口抬高一尺,不要老對著同行,大家共建一個良性的競爭環境。”
作者:莊春暉 發自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