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質量萬里行》
譚志娟
“漫游費太貴了!”7月12日,李霞(化名)在電話另一頭對記者抱怨道,“現在為了節省長途漫游費,我買了一部電信手機,這樣打長途比我的動感地帶手機每分鐘至少便宜一毛五。”
李霞是記者的一個朋友,江西人,網絡編輯,自上大學起就在北京北漂,至今已有6年了。她是一位很戀家的女孩,周末打電話給父母已是每周必修的課程,即使她已有一部手機。
據李霞介紹,她每次打電話回家,即使撥打了17951,每分鐘的費用仍需三毛五,每周末跟父母通電話大多在半小時以上,這對于月薪不到2000元的她是一筆不小的開支。
源于東西部差距
自上世紀90年代,我國就收費漫游費,而世界上大多數國家都不再收取國內手機漫游通話費,那么我國為何還收取手機漫游費?國內漫游通話費是如何產生的?
據記者了解,漫游費的收取源于上世紀90年代,當時,我國移動通信事業剛剛起步,全國手機用戶不到1000萬,而且東部地區無論在網絡資源、用戶數量和資費競爭上都明顯優于中西部地區,考慮到這種不平衡性,當時就提出了收取國內手機漫游通話費的辦法。
這就意味著,如果你是西部地區的消費者和用戶,你去買東部地區,比如北京、上海等城市的號,然后到西部地區去使用,這樣的話,等于是使用了西部地區的網絡,但是資費是交給東部運營商,而西部的移動通信事業將無法得到正常發展。“如果這樣,就會加劇我國移動通信事業發展的不平衡。所以就建立了一個門檻,你手機離開你手機注冊的當地,費用要提高,這樣的話就不會有西部地區的用戶來買東部地區的手機號了。”一位業內人士分析道。
當時設置了我們國家不同地區、不同省、不同市之間的這種漫游費,就是相當于關稅保護。目的是保護西部欠發達地區剛剛開始起步的移動通信的行業的發展。讓西部地區的移動通信的企業也能夠得到相應的收入。這樣的話,使得它可以積累資金,然后促進網絡的發展。
長期關注電信資費問題的北京郵電大學教授闞凱力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曾表示:“但是這個10多年以前的事情了,到目前,至少是說從2000年以后,應該說我們國家的移動通信的狀況,發生了一個根本的變化。中國移動在2002年,在全國的最后一個省市自治區西藏都實現了盈利。而且我們國家現在的移動通信的網絡,已經不但是全世界規模最大,而且是覆蓋質量最好。就是10多年前,要對西部地區進行保護,現在已經根本不需要了。”
闞凱力教授認為,在西部地區的通信市場無需保護的情況下,漫游費現在已變成電信運營商牟取高額利潤的工具,這對消費者來說是不公平的,而且由于漫游費用高昂,信息交流的成本也居高不下,這對整個社會經濟的發展來說也有很大的負面影響。
存在下調空間
“3G資費、長途通話費以及手機漫游費都還有下降空間。”7月7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婁勤儉在中國政府網訪談時如是表示。
與此同時,5月22日,有媒體報道稱,國家發改委今年曾經向國務院提交一份計劃書,當中提及有意取消移動電話漫游費和固定電話月租費,目的是刺激消費,拉動內需,另一個目的則是促進3G服務的使用。不過,該消息公布的第二天,就有權威人士通過媒體表示了否定態度,指出這一說法只是個別專家的意見,并非國家發改委的建議或文件,而且已被否決,原因是會造成運營商經營混亂,運營商經營收入可能因此減少上千億元。
據記者了解,現在漫游費都是以省區為單位,一出本地就收取漫游費。多位專家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均表示,我國漫游費還有下調的空間。
“現在手機漫游費還有下調的空間。”7月16日,銀河證券研究員王國平在接著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電信運營商設備折舊已經很低了,而漫游費還這么高,有點不可理解。
王國平認為,“其實不需要收取漫游費。對手機漫游費與家里的固定電話的座機費,我有點不理解,它們就像家里的水管與燃氣管需要繳費似的。”
7月16日下午,東方證券研究所通信行業一位姓周的分析師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也表示,“我國漫游費有降價空間。”
“短期內取消漫游費有點不可能,但是漫游費下調是一種趨勢。”上述東方證券分析師表示,不過,手機漫游費下調有一個漸進的過程。
“最近幾年,通信資費每年基本上保持了20%的下降速度。”7月7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婁勤儉在中國政府網訪談時表示,網絡有個投資效應問題,一開始投資需要很多錢,要保證它的發展,要保證一定的費率水平。但是,建完以后,它是逐步完善和維護,這個時候投入成本比較低,所以費用下降是有空間的。
但是,如何通過我們的創新技術能夠保證為老百姓提供很好的通訊服務,又能把資費降下來,這是有機會的,但是還要研究資費的問題,原來打電話是靠分鐘計算,將來帶寬已經不是問題的話,可以從收費上應該站在消費者的角度來看,無論是從投入的角度,還是從滿足消費者需求的角度,這個降價是有空間的。
下調要保持一個度
值得一提的是,婁勤儉還表示,這有一個過程,要保持一個度。“因為現在3G正好是大投入的過程,我們也應該要求它不能超過2G的收費水平。所以有的人出來說3G要超過2G的收費水平,這是不對的。其實,3G要比2G的收費更便宜。因為過去就打個電話,現在3G方便了,一會兒點個網頁看看,帶寬占的越多,費用就越多,那不是費用漲了,而是你占用的通信資源比原來要大。”婁勤儉說。
我國電信資費當中(長途)比國外要高很多,那么從成本方面考慮為什么有這么大的差距呢?
對此,婁勤儉表示,這有一個管理體制改革的問題。我國通信費用的管理以前是按照行政區域劃分的,建網也是按行政區域進行,這樣在網絡之間,主網的技術難度更高花費更大。隨著技術的進步,以及管理體制的變革,長途通話費用和手機漫游費都是可以降價的。目前湖南“長株潭”區域正在進行取消長途通話費試點。
記者獲悉,湖南省長株潭通信一體化已于今年正式啟動,實施第一階段通信同費,即取消長沙、株洲、湘潭三市固定電話之間通信的長途收費;取消長株潭三市歸屬移動電話之間通信的長途費、漫游費,實行統一資費。這樣,從2009年元旦開始,正式取消了長株潭之間長途費、漫游費,固話通話最高價格由每分鐘0.7元降為0.3元。
而對于每分鐘0.3元的標準,湖南省通信事業管局市場處處長陳軍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每分鐘0.3元的標準是固定電話本地網營業區間話費標準,類似于長沙市用戶撥打長沙縣、望城縣、寧鄉縣、瀏陽縣的市打縣每分鐘0.3元的費用標準,目前還不是長沙市話標準,即前3分鐘2毛2,超過每分鐘1毛1。
實際上,取消手機漫游費一直以來都是公眾議論的話題。那么,何時全國能取消漫游費?對此,婁勤儉表示,“這跟改革有關系,我認為這個還是要通過試點慢慢來,根據試點進行一些判斷,那時候回答就方便一些,因為現在試點還在進行中,我沒法對這個進行詳細的回答。”
值得注意的是,有業內人士預測,隨著各地區手機資費不斷下降并逐步接近成本價,國內漫游費將逐漸降低,最終將消失。
誰在阻礙取消?
那么,至今誰在阻礙我國漫游費的取消?
“漫游費!還是漫游費!每年春節既是千家萬戶團聚的日子,也是電信運營商日進斗金的日子。取消漫游費我是絕對贊成的。”2008年1月7日,在監管層召開“降低移動電話國內漫游通話費上限標準方案”聽證會前夕,一位網友在其博客中如是表示。
事實上,2007年5月初,信產部在其官方網站上發布用戶意見調查問卷,至去年5月底結束,共有近3萬名手機用戶參與了此次調查。其中,有43%的人表示,每年有10天到45天處于漫游狀態;45%的人表示支付每分鐘0.7元到0.8元的漫游費;64%的人認為漫游通話費應和本地通話費相同;22%的人認為漫游通話費只應比本地通話費高0.1元錢。
雖然技術的進步早已使漫游成本急劇下降,但中國一直維持著很高的漫游費,這成為電信運營商暴利來源之一,近年來不少消費者和學者都呼吁“取消漫游費”。但問題遲遲未能得到解決,“主要原因在于,取消手機漫游費將對中國移動、中國聯通等電信運營商的業績產生重大不利影響。”一位分析師表示。
“監管層在漫游費里扮演著很重要的角色,既要考慮到消費者的服務水平,同時也要考慮到電信運營商的利益。”上述東方證券分析師表示。
該東方證券分析師還表示,目前取消漫游費還面臨一些困難:一是電信企業經營需要考慮。比如,你在上海買的號,無論你出差在哪個城市打電話,成本都在上海,“短期內雙層運營模式很難取消”。二是電信企業收益減少會對股東有壓力。電信企業大多都是上市公司,豐厚的利潤一下減少會對股東有壓力。三是我國技術還存在一定問題。
據悉,如果完全取消漫游費,預計中國移動每年就會因此減少幾百億元的營業收入。中國聯通一位高層曾透露,2005年中國移動年漫游費收入大約為490億元人民幣,近兩年,中國移動年收入增長率均在20%以上,可以想象,取消漫游費將使中移動每年減收數百億元。
但不管怎樣,近年來,一些專家紛紛呼吁下調或取消漫游費。“我的觀點是取消手機國內漫游費,而不是降低”,2008年,降低手機國內漫游費聽證會的北京候選代表之一,中國社科院信息化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謝延德曾明確表示,“手機的作用就是移動通信,為什么要交漫游費?如果是這樣,打座機好了。”
取消漫游費無疑有利于消費者。但不管何時能取消,漫游費下降必將是一種趨勢。
漫游費何時能“下課”?
2009-08-07 08:45 《中國質量萬里行》 文/譚志娟
贊助商鏈接
網友評論
已有0人評論,點擊查看
新 聞
推薦排行熱點
- 1小米估值遭質疑 雷軍放言要進財富500強
- 2百度訴360搜索抄襲百度站長平臺 索賠50萬元
- 3iPhone5丟失異地現身 蘋果售后疑成"銷贓
- 4垂直B2C艱難:動蕩不斷 依托京東天貓受擠壓
- 5財經觀察:電商為何主動要求被征稅?
- 6樂視網稱夏普“自作多情” 信披遭質疑
- 7福布斯:不思進取將讓蘋果重溫當年PC市場悲劇
- 8電商立法列入日程:工商總局召集12企業摸底
- 9工商總局:《電子商務法》已列入立法日程
- 10奧巴馬機密手機曝光 造價1800萬美元百毒不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