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貨已不是新鮮的事情。自2月份以來,電腦市場陸續出現缺貨現象,4月份缺貨荒全面暴發。此后的6、7月份,缺貨現象似乎有所緩解。
然而進入到8月份,電腦市場再度傳出缺貨消息,從筆記本電腦到顯示器再到外設產品,幾乎全線缺貨。
缺貨荒不僅給暑促電腦市場以重創,還殃及電腦下鄉。連日來,記者在一些鄉鎮市場發現,此前公布的17個品牌的350多款下鄉電腦產品,在市面能見到的不超過10款,絕大多數機型都面臨“有價無貨”的尷尬局面。
第二波缺貨荒
與4月份的缺貨相比,此次的缺貨潮由二三線市場率先暴發。剛進8月,從全國各地多個二三線市場不斷傳來電腦產品缺貨的消息。
記者在廣東佛山最大的電腦城——鴻運電腦城看到,包括惠普、華碩在內的品牌筆記本缺貨較為嚴重,一些中低端的熱門機型供不應求。
“開年后電腦市場斷斷續續都在缺貨,雖然6-7月份有所緩解,但到了8月份,再次出現大范圍缺貨現象。”佛山一位經銷商向記者表示,“此次缺貨潮的主要源頭是上游硬件供應出問題,渠道商正在積極應付這一狀況。”
經銷商表示,與之前缺貨源于液晶面板供應不足所不同的是,這次缺貨似乎集中在中低端筆記本的硬盤供應上。
“上游筆記本硬盤供應出現斷鏈,直接導致一些中低端產品缺貨,不少商家整天蹲在渠道商門前等貨。”代理惠普筆記本的一位經銷商向記者表示,惠普筆記本最缺的就是低端機CQ40系列,相對而言,高端產品貨源較為充足。
據來自上游供應商的消息顯示,近來筆記本硬盤供應較以前減少了近20%,一些商家猜測可能仍然是受金融危機影響,利潤低微的中低端產品不受廠家青睞,所以壓縮了生產量,直接引暴此次筆記本硬盤大范圍缺貨。
不僅是佛山,在珠三角的肇慶、珠海、中山、東莞等眾多二三市場亦傳來缺貨的消息。“還是中低端產品缺貨較為嚴重。”肇慶的一位經銷商稱,“中低端筆記本利潤一直處于低位,加上筆記本硬盤在這段時間緊缺,直接導致筆記本大面積斷供。”
記者了解到,筆記本缺貨是一個綜合性的問題,不光是硬盤缺貨,液晶面板的供應也存在斷鏈。“由于上游廠家的出貨量大幅減產,但是在區域市場,終端經銷商的數量并未減少,相反還在增加,這樣一來,均攤出貨量之后,每個經銷商得到的供應量相應減少,缺貨狀況也就明顯起來。”某電腦品牌南方大區負責人稱,“現在正值暑促旺季,大范圍缺貨不僅是渠道商著急,廠商也在絞盡腦汁調節產品供應。”
不僅是筆記本電腦,暑促最為熱銷的另兩大類產品——顯示器和外設產品,亦遭遇普遍缺貨。
記者調查發現,打印機等外設產品也遭遇大面積缺貨。據南方不少銷售外設產品的渠道介紹,打印機缺貨開始于今年4、5月份,如今3個月過去了,情形未能好轉,部分型號缺貨的狀況仍在延續。
“以往因各種原因造成的缺貨一般在一個月左右都可以消除,但這次缺貨延續時間之長,范圍之廣,近年來實屬罕見,未來還會缺多久,沒有人知道。” 經營惠普打印機的一位經銷商稱,“只能希望9月份缺貨能有所緩解,這樣還有足夠的時間去彌補因缺貨造成的銷量下降的虧空,再晚一些,能否追趕、追趕的效果也許就要大打折扣了。”
南方某外設品牌總代向記者表示,現在每天被下游代理商追著要貨,“這在以往絕對是令人振奮的好消息,但現在,對未來供貨的不可預測性帶來的更多是困惑。”
記者調查發現,與4月份的缺貨相比,8月份的這波缺貨潮,來自二三線區域市場的反映更為明顯,對于這一原因,不少渠道商發表了看法。“如今一線市場幾近飽和,暑促的拉動效應不會太明顯。”珠海的一位經銷商分析稱,“反觀區域市場,在學生暑期返鄉以及電腦下鄉政策的推動下,區域市場的銷售反而在暑期迎來了一個高峰期,使得這些地區的缺貨現象也愈發明顯。”
主流產品應聲漲價
市場接二連三的缺貨荒,讓面臨“斷糧”的渠道商備受傷害。尤其正值暑促旺季,缺貨現象令各級渠道商的信心備受打擊。
“即使參與投標也沒用,廠商不能提供貨源,有什么辦法。”面對缺貨,珠海萬維公司的負責人十分無奈,他向記者介紹,公司今年上半年的收入比年減少了400~500萬元,“據說廠商渠道部門也已經下調了今年的銷量目標,下調幅度達到20%,原因也是因為缺貨。”
在終端市場,缺貨直接導致市面產品價格上漲。據來自渠道商的統計數據顯示,顯示器產品自去年7、8月份開始一路下滑,而從今年年初開始,價格則持續上漲,至今,19寸和22寸主流機型液晶顯示器,總代的進貨價都漲了差不多200元。
筆記本電腦的價格也是以200元、300元遞加。而不少外設產品的暢銷機型漲價幅度在10%左右。即便如此,漲價過后的緊俏機型,渠道商也苦于無貨可調。
內存、硬盤等配件產品也因為貨源不足而紛紛漲價。相比較而言,內存的情況比顯示器稍微好一點,但漲幅也有20%左右。
“與今年的最低價格相比,幾乎所有類型的內存價格都上漲了20~30元。”一位三大件分銷商稱,“未來更不好說,最近一個時期,內存的上游供應商破產、合并、減產的事情時有發生,未來價格究竟會怎么走,誰也說不清楚。”
缺貨荒殃及電腦下鄉
缺貨荒直接影響到電腦下鄉。連日來,記者在廣東不少鄉鎮市場發現,此前公布的14個品牌的183款下鄉電腦產品,絕大多數機型都面臨“有價無貨”的尷尬局面。
下鄉電腦產品嚴重缺貨現象,其實在珠三角乃至全國各縣市都普遍存在。在惠東縣的多家電腦代理店面里,記者竟沒有發現一款是下鄉電腦產品。
按照此前發布的信息,中標的電腦下鄉產品價格集中在2800-3300元之間,而記者在各縣級市場發現,3000元左右價位的電腦寥寥無幾。
“以往,每年暑促,2999元電腦鋪天蓋地,但是今年這一情況發生了很大變化。”梅縣的一位經銷商稱,“偶爾有廠商打出2999元招牌,但大多是‘有價無貨’,為了招徠顧客空吆喝。”
惠東縣一位經銷商向記者訴苦:由于中低端電腦產品嚴重缺貨,電腦下鄉產品幾近“斷糧”。他認為除了缺貨外,代理商積極性不高也是電腦下鄉難以推進的原因所在。
早在之前,下鄉電腦產品因為價格低、營運分銷成本高而一再遭遇渠道商的抵制,而各品牌廠商也為了利潤紛紛強制要求渠道商以“1:1”或 “1:2”比例出貨:也就是賣出一臺“電腦下鄉”產品的同時,要搭配賣1臺或2臺高價的非“電腦下鄉”產品,否則廠商將嚴格限制給渠道商供貨。
“我們賣出一臺電腦,大約有100元的利潤,再把貨送到40公里以外的農村,至少花費30-40元,算上后期的維護成本,如果僅僅銷售電腦下鄉的機型,不但沒錢賺,甚至會倒貼。”肇慶四會的一位經銷商稱,“這樣虧本的買賣,沒有經銷商愿意做。”
不僅是渠道,廠商也有苦衷。“電腦下鄉,戰線太長,成本開銷大,廠商也沒有利潤。”某一線品牌華南區負責人稱,“廠商要求渠道商按比例出貨,實則是拿高端機的利潤補貼給下鄉機型,這樣做也是無奈之舉。”
上游缺貨的壓力加上下游渠道的抵制,導致類似電腦下鄉的各種信息在不少鄉鎮的獲取途徑幾近為零。
在一些縣級市場,當記者告訴消費者下鄉電腦包括了17個品牌300多款型號,不少人很是欣喜。但是,一個不得不接受的現實是:鄉鎮市場的電腦銷售店面為數甚少,而在有限的電腦專賣店內,卻很難找到被列為下鄉的電腦產品。
記者在肇慶、梅縣、惠東等地的調查,亦驗證了這一點:在這些縣級市場,除了偶見聯想、惠普的代理商外,就連戴爾、宏碁對他們來說都甚為陌生。而真正的17個品牌的350多款下鄉電腦,在鄉鎮市場能看到的不超過10款。
缺貨荒殃及電腦下鄉 300余款下鄉電腦有價無貨
2009-08-24 12:57 電腦商情報 黃喬
贊助商鏈接
網友評論
已有0人評論,點擊查看
新 聞
推薦排行熱點
- 1小米估值遭質疑 雷軍放言要進財富500強
- 2百度訴360搜索抄襲百度站長平臺 索賠50萬元
- 3iPhone5丟失異地現身 蘋果售后疑成"銷贓
- 4垂直B2C艱難:動蕩不斷 依托京東天貓受擠壓
- 5財經觀察:電商為何主動要求被征稅?
- 6樂視網稱夏普“自作多情” 信披遭質疑
- 7福布斯:不思進取將讓蘋果重溫當年PC市場悲劇
- 8電商立法列入日程:工商總局召集12企業摸底
- 9工商總局:《電子商務法》已列入立法日程
- 10奧巴馬機密手機曝光 造價1800萬美元百毒不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