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馮軍眼中,電子數碼產品必須是兼顧數個產品,像波導這樣做一個單一產品的企業必然面臨倒閉。但是,很多人并不認同馮軍。通信業專家項立剛(微博)說,恰恰相反,大而全的企業資金分散,每個產品都涉及到研發,而每個產品都沒有自己的核心技術和競爭力,到頭來必然是難以生存。
一卒拱到死,不如抱團下西洋
最近半年,馮軍在多個場合講述自己的象棋理論和麻將理論。這些后來被媒體稱為馮氏哲學的觀點,更像是愛國者從創業到生存、到迷茫的企業史總結。
1992年,從清華大學土木工程畢業的馮軍來到中關村創業。他的第一份工作是推銷鍵盤。中關村流傳著一個段子:1993年,當時24歲的馮軍一手抱著鍵盤、一手抱著機箱向柜臺邊湊,滿臉堆笑地說,“這是今年的新款”,“只掙你5塊錢”。由此,“馮五塊”的綽號不脛而走。
馮軍推銷鍵盤的風格在今天仍留有幾分。在天津夏季達沃斯VIP休息室,面對記者采訪,馮軍將愛國者“三防”數碼相機拋向空中,相機落地,劃出一道弧線。這種簡單、直接的宣傳方式,馮軍在很多場合都用過。
雖然“馮五塊”的綽號,在當時算不上什么褒義詞,但正是憑著這樣的干勁,十年后的愛國者成為了中國民族數碼品牌的標桿,馮軍也成為了民族數碼軍團的領袖人物。2003年,愛國者移動存儲產品的市場占有率連續十年排名第一,愛國者MP3擁有良好的市場表現;2007年,愛國者第一個在國內市場推出了首款MP5多媒體播放器;2009年,愛國者推出首款MP6云播放器。
然而,就在這兩三年時間里,以蘋果手機和平板電腦為代表的智能終端迅速成為主流,聽音樂、存儲、錄音等功能開始集合成一個移動終端。想在iPhone和iPad主導的市場上殺出一條血路,可謂是困難重重。
如今,電子相框、移動存儲器等優勢產品支撐著愛國者的運營,相機、手機、電子書等都面臨虧損。
愛國者就像是過了河的卒子,如今已沒有退路。在媒體面前,馮軍已經不太愛談論產品和愛國者的核心業務,他更愛談愛國者國際化聯盟,他說這是現在唯一可宣傳的亮點。馮軍認為,是當前的形勢逼著中國企業必須走出去,這是中國企業的唯一希望。一方面,進軍國際市場可以分攤企業的研發成本,改善企業的盈利狀況;另一方面,國外市場不會歧視中國品牌,中國數碼產品在國外可以賣出比國內更高的價格。
馮軍認為,作為民營企業,單個企業沒有膽量和實力獨自到海外冒險,必須抱團形成合力開拓海外市場。相對于增速日益放緩的傳統數碼產品市場,幫助企業走出去似乎更能帶來價值感。
但對此,一些企業家和行業專家并不看好。通信業專家項立剛告訴《中國經濟周刊》,他很認同企業必須走海外市場,但并不贊同一定要捆綁走出去,因為企業的市場行為必然產生競爭,企業之間靠“團結”走市場是行不通的。
靠“損己利人”撐到現在
總是被質疑,但馮軍從未放棄。
有人說,正是他癲狂的性格導致了愛國者數碼相機的衰落。
曾經,為了打破國人對于中國民族品牌低質低價的印象,馮軍將高端的“哥窯相機”從數碼相機事業部分離出來,單獨成立哥窯事業部。最終哥窯相機的價格無節制地從1666元上漲至26666元,導致銷售停滯。
有愛國者內部人士曾對媒體表示,最終,哥窯相機售價66萬元的瘋狂目標最終無人再提,哥窯相機的走偏標志著愛國者傳統數碼相機的衰落。2010年以來,愛國者又不斷傳出高管離職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