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新西蘭初級產業部(MPI)與新西蘭海關在官方網站發表聲明,聯合開展行動打擊非法輸出嬰兒配方奶粉的行為,將對非法輸出嬰兒配方奶粉的公司和個人分別處以最高30萬新西蘭元和5萬新西蘭元的處罰,并酌情決定是否對其提出指控。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新西蘭的這項措施已影響到終端市場,不少淘寶代購網店已打出“限購”、“暫停發貨”等字樣。
乳業分析師宋亮對此向記者表示,因為現在影響到的主要是代購,數量相對較小,對國內市場影響并不是很大。新西蘭的這項措施主要是為了保證食品出口的安全性,并非限制本國奶粉的出口,同時新西蘭方面也希望能通過這項措施保護奶粉正當出口。
波及代購市場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國家質量監督檢疫總局官方網站獲知,依據1999年頒布的新西蘭動物產品法案規定,一切將奶制品帶離新西蘭本土的行為都被視為輸出,包括網購及親友贈送等渠道,而只有在初級產業部注冊備案的出口商才有資格輸出包括嬰兒配方奶粉在內的奶制品。這意味著除代理商進口之外其他途徑輸往中國的新西蘭嬰兒配方奶粉都在此次嚴打活動的范圍內,包括網絡代購。
記者了解到,根據新西蘭法律,向中國出口乳品原料必須有出口證(通常也稱為“衛生證”)。要從MPI領取出口證,嬰兒配方奶粉必須符合MPI有關向中國出口產品的要求,并且從農場直至出口,嬰兒配方奶粉必須處于注冊風險管理計劃(RMP)持有者的控制之下。如果嬰兒配方奶粉離開RMP鏈,就不再有資格出口,MPI不能頒發出口證。
“這就意味著,即使是在新西蘭的個人也不能從超市購買嬰兒配方奶粉從新西蘭直接郵寄出去。因為這就屬于受管控的出口供應鏈的非法經營。”一位資深人士告訴記者。
記者發現,新西蘭方面對非法代購嬰兒配方奶粉的措施已逐漸影響到終端市場。記者從淘寶網相關新西蘭Karicare(可瑞康)奶粉的網店看到,不少網店已經打出“限購6聽”、“老客戶優先”、“暫停發貨”、“需要預定”等字樣,甚至有網店掛出公告,稱近期3段、4段有可能斷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