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VS蘋果:專利戰背后的謀與伐
2012-10-08 07:24 南方都市報
為在手機領域獲得優勢地位,三星把拷貝對象瞄準了蘋果。無論是產品設計還是新品的發布節點,對蘋果亦步亦趨。
三星電子副總裁副董事長崔志成曾到訪三星美國部門,當地的管理者擔心缺乏能夠打動他的項目。“整體計劃都不錯,但我們缺乏能夠令崔志成驚呼的創意。總體來說,他對我們能否擊敗蘋果缺乏信心。”
“最高決策者沉迷于蘋果的設計,根本不滿意三星設計師的創意。”有三星設計師透露,危機感和緊迫感促使三星設計師和工程師采用了最符合iPhone外觀和感覺的理念。紐約大學Stern商學院營銷系主任拉Russell Winer直言,Galaxy Tab 10.1等三星產品令用戶產生混淆,用戶很難說出蘋果和三星產品外觀上的不同。
在手機的操作系統上,三星自2010年開始便放棄對塞班(Symbian)操作系統智能手機的開發,轉而將全部精力放在安卓(Android)系統上。問題正在于此,安卓系統源于谷歌,而谷歌在設計安卓之初,就將其定位為基于大屏幕、觸控操作的系統,始終還是走不出蘋果系統設計的條條框框。
不過在三星首席產品官看來,蘋果一味糾纏于“矩形”問題是不理智的。“這竟然會成為一場涉及整個行業的爭論,而且可能扼殺競爭。這一點令我們大惑不解。消費者渴望矩形產品,我們能否提供矩形產品便成為了斗爭焦點。”
在競爭的緊迫感面前,侵權的概念被模糊甚至淡化,三星需要的是快速跟進并在硬件上加以提升,從而贏得市場。對于蘋果而言,一部手機的研發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與精力,產品更新周期也被迫隨之延長,三星也因此有機可乘。除了操作系統和外形上的相似,在發布時間上,三星也精挑細選。
蘋果發布主打秋季檔期,三星則錯開時間,選擇了春季,且跟隨腳步越來越緊湊。iPhone4于2010年6月發布,三星于次年4月推出Galaxy S2,相隔近一年的時間。待到2011年11月4S發布之后,三星加快了步伐,于2012年5月推出Galaxy S ,大大縮短了和蘋果新機發布相距的時間,同時又選在了iPhone5發布之前上市,搶占市場空當期。比蘋果更具優勢的是,三星又以高硬件配置、更靚麗的液晶屏幕以及相對低廉的價格吸引消費者。
模仿完,再宰掉對手
“優秀的藝術家靠借,偉大的藝術家靠偷”,這是畢加索的名言。
美國判決結果出來的第二天,據美國市場研究公司IDC發布的數據,2012年第二季度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中,三星和蘋果一共占據了49.5%的全球份額,其中三星32.6%,遠超蘋果的16.9%。而去年同期這一數據分別是17%和18.8%,三星還略低于蘋果。
這個時候的三星,官司失利,商場上卻是值得得意的。
里昂證券(CLSA)分析師Matt Evans稱:“很明顯,Galaxy S 正在成為iPhone的真正競爭對手,與iPhone旗鼓相當,而并非退而求其次的替代品。”
贊助商鏈接
網友評論
已有10人評論,點擊查看
新 聞
推薦排行熱點
- 1研究發現手機有毒iPhone一代最毒
- 2摩托羅拉南京員工簽字期限延后一個月
- 3膠卷三巨頭的生死轉型:富士進入化妝品行業
- 4iPhone 5首日預訂創下200萬部新記錄 大超預期
- 5蘋果維修條款修改后還有哪些“霸氣”未變?
- 6富士康的神秘與開放:員工跳辣舞 自稱“富二
- 7摩托羅拉中國區的沉淪史
- 8小米降價700遭投訴 一代用戶很受傷
- 9iPhone換屏10倍暴利:山寨屏網上批發僅百元
- 10蘋果手機殼暗藏暴利:批發價最低不到1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