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公社聯合創始人李易認為,在美國市場,高端智能機市場馬太效應明顯,在產品、價格差異不明顯的基礎之上,用戶沒有理由去選擇蘋果、三星之外的第三個手機品牌。
2011年,歐美市場占據HTC營收80%的份額。而如果要在這一市場與蘋果、三星直面競爭,憑借HTC的既有資源很難取勝。
而如果往中低端市場滲透,HTC需做好流血競賽的打算。聯想、華為、中興等廠商憑借既有的供應鏈和渠道優勢,以及和運營商的良好關系,發展迅速。此外,這也是低毛利率的市場。
Gartner數據顯示,2011年第四季度,在中國大陸市場,三星以24.3%的市場份額居首,諾基亞、華為、中興及蘋果位列2~5位,HTC未進前五。而今年一季度,HTC排名更靠后。
HTC的出路
也有觀點認為,盡管HTC第三季度利潤同比下滑79%,但并不意味著HTC已喪失了發展機會。三星電子也曾出現過利潤較上一年同比下滑89%的情況,但如今的發展已有目共睹。
事實上,今年第三季度,包括蘋果在內的幾大智能機廠商均出現業績下滑。數據顯示,蘋果第三財季營收350.23億美元,較第二財季環比下滑10.62%;凈利潤也比第二財季環比下滑了24.1%。而三星雖然尚未發布三季度財報,但其第二季度的利潤也比一季度下滑了7.6%。
老杳表示,HTC可學習同樣代工起家的三星。三星手機的快速發展表面上看是差異化的產品策略以及快速執行力,而決定這些的基礎是三星對零部件的掌控以及分銷渠道的建立。
他說,從長遠發展來看,HTC仍然需在分銷渠道以及上游供應鏈上展開投入,以此加快庫存周轉和產品效率。
而HTC首席執行官周永明也表示,HTC將在亞洲市場大筆投入,計劃在亞洲、歐洲、美國市場各占30%的市場份額;并強化HTC的旗艦品牌,提升HTC One系列的全球銷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