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中左一為美國國會眾議院情報委員會主席羅杰斯。
黨建軍 (主持人) 李明波 毛玉西
本報國際問題資深編輯 北大碩士三劍客
10月8日,美國國會眾議院情報委員會發表調查報告稱,中國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和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對美國國家安全構成威脅,建議阻止這兩家企業在美開展投資貿易活動。華為和中興公司8日相繼發表聲明,對上述報告予以駁斥。
安全只是一個幌子
恐懼中國發展的產物
李明波:美國國會眾議院情報委員會這份指控華為和中興威脅美國國家通訊安全的報告,并沒有提供真正有力的證據證明其指控,只是因為華為和中興未能提供足夠的證據證明自身沒問題,就被認為是有問題的。
毛玉西:這是對華為、中興的一種權力綁架,而這種權力綁架并非第一次,此前就曾發生過。這樣做實質上還是為了美國本土公司的利益,安全只是一個借口,一個幌子。從短期來看,對中國企業來說,讓美國政府權力的影子消失不太現實。即使不以安全為借口,也會以其他各種理由來阻撓和封殺。
黨建軍:封殺華為和中興的真正因素是經濟和政治的雙重因素。就經濟層面來說,封殺華為和中興是在為美國的通訊設備生產商消除競爭對手,提供保護傘和穩定的市場。就政治層面來說,在目前大選的背景下,在貿易和經濟問題上對中國采取強硬態度是一種“政治正確”的做法。
李明波:實際上類似事件不少。遠的有數年前中國海洋石油公司收購美國優尼科公司遇阻;最近的則有中國一家太陽能企業收購一家美國公司遇阻,阻力都來自非經濟因素,說到底都是美國部分勢力依然是戴著有色眼鏡看中國企業。另一方面,是不是中國企業在與西方打交道方面仍未完全適應西方的游戲規則?比如說,在美國,國會通過的很多決議背后都有院外游說集團活動的影子,而這些院外游說集團往往代表的都是一些公司或利益集團。因此,像華為這樣的中國企業要想在美國獲得很好的發展,或許也應該入鄉隨俗,利用院外游說集團為自己服務。還有,華為和中興在非洲等地取得很好發展,應該將其在這些地區的業務發展成一種模板,向美國等西方國家證明,華為和中興不僅在技術上沒有問題,在安全上也沒有任何問題。采用華為和中興的產品,各方都是贏家。
毛玉西:對美國來說,華為和中興還構成了另一種挑戰,即在高科技領域對美國壟斷地位的挑戰。華為和中興所代表的不是傳統的勞動力密集型產業,而是高科技產業。對于習慣了在這一領域占據主導地位的美國來說,華為和中興的出現讓他們難以接受。
恐懼中國發展的產物
黨建軍:美國的此次封殺再一次突顯了美國對中國的一種不信任和猜忌。中美兩國一直力圖建立戰略互信,但至少在目前,存在于兩國之間的仍是戰略互不信任。就美國來說,對中國不信任和猜忌的影響是多方面的,涉及軍事、經濟、外交等各個方面,包括美國一直拒絕放寬對華高科技產品出口。可以說,這種戰略上的互不信任已成為中美諸多矛盾的主要根源。
毛玉西:美國封殺華為和中興,實際上也是美國對中國發展恐懼心理的產物,甚至可以說,華為和中興成了美國恐懼中國發展的出氣筒,其背后是美國對中國發展的阻撓和打壓。
李明波:此類封殺事件往后還會有。隨著中國的產業升級,類似華為和中興這樣的中國高科技企業會越來越多,對西方的競爭和挑戰會越來越大,如果他們要進入美國,遇到的阻力和麻煩也會越來越多。
中國應適當反擊
黨建軍:美國眾議院的此次封殺行動很可能引發其他國家和地區效仿,這一點非常值得關注,可以說,它所影響的不只是華為和中興在美國的市場,還有其他市場。就這一點而言,中國政府應該采取一定的反制手段,比如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為外國企業進入中國市場設立安全審查機制,并適時啟動相應機制,讓美國和其他國家認識到,不能肆無忌憚地對中國企業的正常發展施加阻撓,只有這樣,才可能有助于阻止美國封殺行動效應的蔓延擴散。
李明波:美國加在華為和中興身上的指控,也可以同樣加在美國公司的身上。中國也應該設立并施行基于安全考慮的市場準入制度;谥忻乐g廣泛而密切的經濟聯系,設立這樣的制度并不是要完全拒絕美國企業來華投資,而是為其設立一定的門檻,就像美國對中國企業的做法一樣。
毛玉西:美國的這種舉動,打的是國家安全的旗號,實質是貿易保護主義,其幕后自然少不了國家權力的影子,對中國來說,也需要從政府層面做出回應。中國外交部最近剛剛成立了國際經濟司,負責“經濟外交”,這一舉措可能會為未來中國企業開拓國際市場提供很大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