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經濟之聲《天下公司》報道,在今天的互聯網界里,曝出來一條大新聞。在這條新聞中,充滿著“信任與背叛”、“金錢與權力”,一切都很像經典港劇的《無間道》中的劇情。
和所有的諜戰大片一樣,故事的開始從記者接到的一份郵件說起。今年9月份的一天,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接到了一個神秘的匿名包裹,在包裹中存放了大量的材料,矛頭直指京東商城的高級副總裁吳聲(微博)。
材料顯示,吳聲在京東商城任高級副總裁一職期間,利用京東商城的平臺,自己辦公司,并與多家公司有著密切的關系,他甚至親自持股或者找代理人持股一些公司等等。今年的6.18、8.15京東商城與蘇寧易購、和國美的電商大戰,吳聲的關聯公司都有參與。
在吳聲的團隊里,還包括了前《創業家》執行主編申音、資深媒體人羅振宇等多人。吳聲通過這些“食京系”公司,直接或間接地以京東商城為食,以達到自身強身健體的目的。詳細情況,我們來連線經濟之聲記者唐明,給我們介紹一下這件事的來龍去脈。
今天早晨出版的《每日經濟新聞》當中,報道了京東高級副總裁吳聲在京東之外構建了一個吃里爬外的生意版圖,通過一個神秘的包裹由此拋出了一個不為人知的真相。據每經報道,吳聲在就職京東期間,除了在京東商城任職高級副總裁一職以外,還和許多家公司都有著親密關系。要么就是他親自找人或者是代理持一些公司股份,要么擔任一些公司的顧問。
更蹊蹺的是,這些與吳聲密切關聯的京東商城之外的這些公司,有的是與京東商城有著直接的商業合作,有的確是京東商城的競爭對手。其中報道中列舉出這樣幾個例子:一是今年以來幾個電商新貴之間的這種頻繁爆發的價格戰,其中是以6·18和8·15電商價格戰最為激烈,今天回頭來看,這些價格戰并沒有使參戰的電商贏得用戶和市場的尊重,反而是被外界質疑是博取公眾眼球和噱頭。
作為數次價格戰的主角,京東商城也是付出了慘重的代價,不過這個行業之外的一名名為NTA的微博營銷機構卻是一舉成名,這家機構是由創業家前主編申音創辦的,主要的盈利模式就是為客戶提供微博營銷獲取其中的顧問費。據每經報道,所謂的NTA公司每個月從京東商城獲得了營銷推廣報酬將近50萬元,那么以這個價格粗略的計算下來,一年大概是有600萬元左右。
而這家公司則是吳聲參股的公司,并且吳聲還是NTA四位核心團隊成員之一,在這個四人當中,唯一公開身份的人羅振宇是媒體人,并且還擁有騰訊等數家互聯網公司顧問的身份,吳聲和劉新華則是相關企業的管理者,吳聲就是當時所在的京東商城,而劉新華所在的金山網絡都是NTA的客戶。
每經的報道中還提到吳聲的生意鏈上還不止NTA一家公司,像電商社易到用車網ABS等公司是紛紛亮相,此外吳聲還計劃與鴻海進行合作,通過電商社平臺幫助鴻海架構一個電子商務的全產業鏈基地,并希望通過這個項目包裝建更大的布局。
吳聲之前在凡客誠品是擔任高管,當時在凡客時候吳聲任公關總監,后來升任到V+平臺的負責人以及公司副總裁,2010年的時候憑借當時火爆一時的凡客體吳聲是一夜成名,與名氣相伴隨的就是吳聲也逐漸獲得了凡客CEA陳年(微博)的欣賞,在凡客誠品的地位可以說是如日中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