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消費者驚呼上當的同時,電商才是最大贏家。天貓商城“雙十一”當天賣出132億元貨物,有業內人士表示,根據天貓規則,商家在天貓經營需要按照銷售額按比例實時劃扣技術服務費,俗稱天貓提成。該提成比例為3%-5%。按此計算,132億元的交易額將助天貓進賬4~6.6億元。
吐槽“不公平”:天貓員工與顧客搶秒殺
專家:秒殺拼的是網速 局域網與外網對拼當然不公平
文/記者王鶴
剛剛結束的“雙十一”讓網友們都著實瘋狂了一把,不少網友還為在天貓大手筆的秒殺活動中空手而歸郁悶不已。前晚有讀者向記者報料,疑似天貓員工竟然用公司內部網絡與顧客搶秒5折折扣商品。
讀者報料,“伊蓮在水一方”和“Call_me_包紙Kris”同時發布了“同事秒到價格3358元的蘋果電腦”的信息,根據微博內容顯示,兩人同為天貓男裝部員工。記者深入調查發現,天貓員工參與自己公司的秒殺活動不在少數,“Call_me_包紙Kris”其后也秒到了2件商品,甚至上網詢問有沒需要的網友。天貓珠寶部員工也在微博上透露,她參與了0.01元秒殺活動,秒到了金項鏈。
昨晚7時許,阿里巴巴對記者反映的事實給予了回復,回復稱,經阿里集團廉政部查實,沒發現該員工有利用職務便利、或者非正常技術手段獲取不當得利的行為。
事實上,阿里巴巴集團對員工參與官方營銷活動有嚴格的規定,凡是不適宜參加的都會事先申明。但是對于員工以普通網民身份網購則不會限制,如果他們在購物過程中因幾率產生獲獎等情況,屬正當得利。
廣東電信某專家表示,秒殺除了考驗手快以外,更多的還是考驗網絡流暢度,使用公司局域網和外網來比拼秒殺本身就是不公平的行為。
投訴爆棚:
下單難付款
秒殺須算計
本報訊 (記者 劉冉冉 通訊員 李兆平) “雙十一”當天,截至昨晚24時為止,廣州市12315投訴舉報中心接到消費申、投訴151宗,網購消費投訴仍較為集中。投訴集中于七大網購問題:
下單難付款:許多熬夜網購的市民投訴網絡擁堵嚴重。
秒殺難度大。出現專業秒殺工具,消費者感到上當。
不少禮券、代金券有限制,存在消費陷阱。
電商先漲價后降價而致價格虛高,或者雖然低價但屢屢缺貨。
有消費者點擊不明鏈接時,遭遇支付寶被盜刷等情況。
手機遭到促銷短信的輪番“轟炸”,不少人不堪其擾。
不少銀行系統出現擁堵,一些物流平臺也公告稱在東北地區受雨雪天氣影響物流配送受到影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