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10月的夜晚仍然沒有涼意,在幾名高挑女模特的伴隨下,楊元慶正踏著紅毯,邁向活動場館!斑@是我第一次走紅毯!睏钤獞c稱。就在此前一天,國際數據機構Gartner公布,聯想PC已居全球市場首位。
“登頂”對聯想到底有何意義?采訪現場,楊元慶反問:世界第一高峰是什么峰?記者回答稱珠穆朗瑪峰;楊元慶又問,那世界第二高峰呢?的確,在各行各業,不會有太多人能記住亞軍是誰。
對于聯想,楊元慶的腦海里始終有一個“品牌平臺”邏輯。
楊元慶認為,品牌能夠讓聯想在消費者認知、渠道議價、資源開拓上獲得優勢,而聯想首要打造的也正是一個以品牌為基礎的平臺,在這個平臺上,聯想可以延展性地展開多種相關新興業務,以應對不斷變化的市場。
而品牌平臺的搭建,只有在“第一名效應”下,才能最大化發展。為此,聯想通過一系列的收購來達到此標準。2005年,聯想以12.5億美元收購IBM,奠定了聯想在全球PC影響力的基礎。近兩年來,聯想分別通過在日本、德國和巴西的收購,布局亞太、歐洲和南美市場。這些舉措,也使得聯想在近一年下行的宏觀經濟下,完成了逆勢增長。
但問題是獲得PC全球第一之后,聯想還會有哪些“聯想”?首先是品牌的轉化。通過收購達到的市場規模疊加,并不是使品牌大步提升的充分條件。
楊元慶也在反思,為什么聯想的消費業務在發達國家仍處于虧損?這主要因為品牌的知名度不夠。目前,在歐美地區,聯想在進入零售店面時相比其他品牌要打一個折讓價。例如,惠普、戴爾的產品賣1000元,聯想同層次的產品卻只能賣到950元。
而在品牌轉化之后,聯想也將借助品牌,發展智能手機、超級本、平板電腦、智能電視等PC+業務。目前,全球PC市場增速已逐漸下滑,即使是聯想的大本營中國,在今年達到37%的市場份額后,未來三年也可能不會有較大的市場份額提升,這意味著聯想需要在PC之外的領域加快部署。
相似的供應鏈和渠道,以及PC業務在全球市場打開,將為聯想在PC+業務上提供通路。目前,來自PC外的終端銷售收入已占聯想總營收的45%。而未來,聯想還將在智能手機、智能電視、平板電腦等領域與蘋果、三星展開競爭。
此外是在云服務領域展開布局。楊元慶表示,聯想要打造的是一個以PC、PC+為多終端的,以云端服務為平臺的云計算全產業鏈公司。
不過,雖然聯想在今年8月已與美國云服務公司EMC展開合作,并收購美國Stoneware公司,但目前聯想在云計算的投入相對IBM、甲骨文等尚有不足,而這些領域也將成為聯想在取得全球PC市場占有率第一之后的戰略重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