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L李東升:不惑與大惑
2007-03-02 10:32 競爭力
2007年1月中旬,李東生去美國參加國際消費電子展,他獲得了美國彩電市場一個最高榮譽的大獎,也是該獎第一次頒給中國企業。
李東生領獎時的感受很復雜,他甚至找不到合適的詞來形容此時此刻的心情。這個大獎讓李東生兩年多來的陰郁心境有所開朗,但并沒有完全釋放他積郁已久的內心壓力。雖然TCL在巨虧之后已現扭虧曙光,但并沒有徹底度過危機。李東升并不諱言:“我目前還身處逆境之中,TCL距離建立國際競爭力還相差甚遠。”
李東生與美國的國際消費電子展淵源頗久,其緣份幾乎與李東生的職業生涯同程。李東生每年都去觀展一次,時間從1990年開始,這一年李東生出任TCL集團副總經理兼電子公司總經理,并由此開創他的家電事業。李東生在彩電領域苦斗15年后,美國人以大獎方式給了他一個回報。
近五年間,李東生被各種大獎的光環纏繞而光輝閃耀。2002年,李東生獲“CCTV年度經濟人物”,其獲獎理由之一是“TCL新生的手機業務創國內企業第一”。但事隔不久,手機業績火箭般墜地,陡然巨虧。
2004年,李東生再度獲“CCTV年度經濟人物”,其獲獎理由是,收購法國湯姆遜彩電業務與法國阿爾卡特手機業務。只有極少數人記憶猶新李東生當時的獲獎感言:“中國要成為世界強國必須要有自己的跨國公司,我們要成為第一個敢于吃螃蟹的人。沒有敢于成為先烈的勇氣,就不可能成為先驅。”但此后,李東生旋即墜入萬丈深淵。僅一年之后,即使李東生變賣了旗下國際電工和樓宇科技兩家公司而收益12億元,TCL仍整體虧損3.2億。
如果串連李東生的五年軌跡,不難發現他患上嚴重的“形象分裂癥”:一方面,李東生接二連三在中國、法國、德國、美國頻頻獲獎,始終保持著明星般的光鮮。另一方面,李東生卻因國際并購業務受挫、企業內部矛盾橫生、集團整體巨額虧損,而被媒體蒙上失敗者的陰影。
李東生抱怨媒體“很多批評連基本情況都沒有弄明白”。而媒體不知的真實情況是,從2005年下半年開始,李東生經歷著其職業生涯中“最痛苦的一段心路歷程”。這不僅因為國際并購業務未在“18個月扭虧”,李東生更看重的是,當第一次向世界承諾就失信了。這對企業家來說太可怕了!
此間兩年,李東生經歷了地獄般的折磨,煉獄般的煎熬。
贊助商鏈接
網友評論
已有10人評論,點擊查看
請自覺遵守互聯網相關的政策法規,嚴禁發布色情、暴力、反動的言論。







用戶名:
密碼:
驗證碼:
新 聞
推薦排行熱點
- 1《江南Style》獲世界吉尼斯認證
- 2北京聯通強制綁定3G手機業務被指霸王條款
- 3微信成騙子詐騙新工具 向留學生父母討“學費
- 4方舟子質疑360流氓 360邀方舟子做顧問
- 5聯想首次登頂全球PC市場(圖)
- 6研究發現手機有毒iPhone一代最毒
- 7摩托羅拉南京員工簽字期限延后一個月
- 8膠卷三巨頭的生死轉型:富士進入化妝品行業
- 9iPhone 5首日預訂創下200萬部新記錄 大超預期
- 10蘋果維修條款修改后還有哪些“霸氣”未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