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家電巨頭松下電器為減少虧損,近日宣布明年3月底前在全球裁員1萬人。一位接近松下的業內人士昨天向《第一財經日報》透露,裁員會涉及松下中國業務。
松下11月初發布的2012財年半年報業績低于預期,預計全年(到明年3月止)凈虧損7650億日元(約600億元人民幣),將連續兩年巨額虧損。
日本大地震、泰國大洪水、日元升值等,使松下2011財年巨虧7800億日元,當年松下裁員3.6萬人。今年4月,津賀一宏接替大坪文雄,成為松下電器新一任總裁。
上述業內人士透露,津賀一宏今年曾在松下內部反思業績衰退的自身原因:一是投資等離子決策失誤,由于液晶的成本下降快于等離子,使彩電業務巨虧;二是數碼產品研發沒趕上行業發展的節奏;三是新能源等新上的項目,投入巨大,但回報還需要過程。
津賀一宏11月初還曾到中國市場考察。上述業內人士說,最近日系產品在中國市場銷量下滑,津賀一宏安撫中國員工。按照津賀一宏的計劃,松下計劃明年初推進大幅度的改革,2013、2014財年逐步恢復、減虧,2015財年實現扭虧為盈。
為此,松下將收縮沒有效益的業務,砍掉一些虧損的部門;加強盈利產業投入;緩解緊張的現金流。有消息稱,松下明年3月底前將出售1100億日元的資產,主要是土地和樓宇。對此,松下電器(中國)有限公司有關人士昨天說,出售資產并不是松下官方發布的消息。
中國電子商會副秘書長陸刃波認為,松下連續兩年巨額虧損,除了日元升值等外部原因,還因為戰略決策失誤。之前松下收購三洋電機,大力向新能源業務轉型,不過新能源業務至今沒有形成規模。目前占松下收入七八成的還是家電整機及上游零部件。而松下在彩電、數碼相機、白色家電等領域推陳出新的速度慢于同行領先企業,導致虧損。所以,松下產業轉型不能操之過急,要把傳統家電產業做好,為新能源產業的培育騰出時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