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者不買賬 會員卡風光不再
2012-11-18 09:13 每日新報
打開錢包,很多消費者可以輕易翻出幾張會員卡。超市的卡、商場的卡、電器賣場的卡、航空公司的卡、藥店的卡、洗衣店的卡……雖然各類會員卡塞滿了人們的錢包,但記者調查發現,作為商家提高客戶黏度的重要手段,消費者對于會員卡卻越來越不買賬。
有效使用率不高
近期,本報記者對50名消費者進行調查顯示,9成以上的消費者都辦理過各類會員卡。不過,這些會員卡的有效使用率非常低。一半以上的消費者,平日里常用的會員卡不超過3張。當被問及,未來在購物過程中是否還有意辦理會員卡時,超過6成消費者都表示,不會再辦理會員卡。
在媒體工作的孫小姐對記者說,“我辦了好多會員卡,卡片太多都亂了,而且總是想不起來隨身攜帶。”而在銀行工作的王先生說,在某高檔眼鏡店辦理了一張會員卡,要消費2萬元以上,才可以打8折。辦卡以后,為了湊夠2萬元的打折上限,光太陽鏡就買了好幾副,有了打折優惠卻造成不必要的過度消費。
記者調查發現,經常忘記攜帶、會員卡積分形同虛設、為攢積分過度消費,成為消費者對各類會員卡最大的抱怨。此外,擔心泄露個人信息,這也成為很多消費者“抵制”會員卡的主要原因。
商家辦理門檻低
雖然消費者對于會員卡越來越“抵制”,但商家的熱情絲毫不減。而且,會員卡辦理門檻也越來越低。
近日,記者走訪本市多家家電賣場了解到,在大部分家電賣場消費者首次購買商品就可辦理會員卡,辦理過程也很簡單,消費者憑購物小票到服務臺填寫個人信息就可辦理。為了吸引顧客,有的家電賣場甚至 “零門檻”,不需購買任何商品,填寫一份個人信息就可以辦理。
和家電賣場相似,超市會員卡的辦理門檻也不高。而且,今年以來,越來越多的超市開始投入到會員卡營銷大軍中。華潤萬家、津工超市等今年就開始全面推廣會員卡業務。大型超市的會員卡辦理條件中,顧客除了填寫個人基本信息外,還需要出示身份證件。
各大商場更是擁有龐大的會員業務。不過,幾乎所有商場都要求先消費再辦理會員卡。大部分商場當日消費滿幾百元可申請辦理,部分高端百貨商場要當天消費滿1000元才可以辦理一張普通會員卡,辦理一張金卡則要當日消費達到10000元以上。
得實惠難老問題不改
會員卡來得容易,但消費者想要靠會員卡換點實惠卻越來越難。兌換的商品太雞肋、積分到期清零等老問題依然困擾著消費者。
對于消費者會員卡中的大把積分,大部分家電賣場都推出了兌換禮品的服務。同時,在部分家電賣場消費者可以將手里的積分抵作現金,在下次購物時可以使用,據賣場工作人員介紹,最高積分率是10%,但絕大多數商品的積分率都在2%-3%。不少消費者認為,積分充當現金使用免去了兌換雞肋禮品的煩惱,但會“逼”著消費者將更多的錢“扔”進賣場。
而對于超市會員卡,顧客最關心的就是將卡里攢的積分換成自己需要的商品。不過,若稍不留心,積分就可能被清零。在南開區某超市的會員服務專區,陳女士拿著一張會員卡咨詢,“現在能兌換積分嗎?”“得年底了。”工作人員這樣回答。隨即,記者詢問年底兌換積分的具體時間,該人士表示,到時候賣場會采取廣播以及張貼海報兩種方式通知。這表明,如果年底之前,消費者沒有到賣場購物,很可能就錯過這些信息,積分就會自動清零。同樣在各大商場,普遍會在年底對消費者卡中的積分進行清零。
別讓會員卡成為“吸金卡”
有消費者形象地將商家推出的會員比喻為“吸金卡”。會員卡可以“逼”著消費者二次消費、多次消費,以便享受更多的優惠和折扣。而對于美容、美發、健身、洗衣等行業發放的預付費會員卡,商家還可以利用卡內的大量余額,掌握現金流,在其他領域進行投資、獲取回報。總之,發放會員卡對于商家來說,是筆不錯的買賣。
不過,在網購消費大肆普及、消費者可以隨時隨地依靠移動互聯網進行線上、線下比價的時代,這樣簡單的消費邏輯已經難以將精明的消費者“黏”住了。要知道,消費者在商家投入的可是真金白銀,但是得到的回報卻是“蠅頭小利”,長此以往,會員卡的消費模式恐怕越來越難以長久。
當然,對于那些推廣預付費會員卡的商家來說,他們當然希望消費者辦理會員卡之后,少消費或者干脆不消費。因為,這正是他們的盈利模式。就以辦理健身卡的消費者來說,每年剩余消費次數在80%以上的人恐怕不在少數。當然,對于任何不能給消費者帶來真正價值的營銷手段,消費者也終會因為“受傷”而不再去沾光。
贊助商鏈接
網友評論
已有10人評論,點擊查看
新 聞
推薦排行熱點
- 1《江南Style》獲世界吉尼斯認證
- 2北京聯通強制綁定3G手機業務被指霸王條款
- 3微信成騙子詐騙新工具 向留學生父母討“學費
- 4方舟子質疑360流氓 360邀方舟子做顧問
- 5聯想首次登頂全球PC市場(圖)
- 6研究發現手機有毒iPhone一代最毒
- 7摩托羅拉南京員工簽字期限延后一個月
- 8膠卷三巨頭的生死轉型:富士進入化妝品行業
- 9iPhone 5首日預訂創下200萬部新記錄 大超預期
- 10蘋果維修條款修改后還有哪些“霸氣”未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