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過去的“雙11”毫無疑問成為了一場網購盛宴。191億,這一數據相當于2011年國美全年銷售額的近1/6,相當于王府井百貨去年一年的銷售額。
當大量的消費者習慣上網購物,實體店成為“試穿店”,傳統零售業對電子商務是擁抱,還是抵御?中國電商企業與傳統商業之間的PK誰會是最終的勝利者?昨天,一場名為“新舊零售交鋒”的圓桌會在杭州舉行,阿里巴巴集團秘書長邵曉鋒、天貓總裁張勇,以及七匹狼、茵曼、GXG等企業負責人、經濟學界的專家圍坐到一起,共同探討這一命題。
會上,邵曉鋒放言:“不是交鋒,而是整個產業鏈產生一個天翻地覆的變化。” 德勤咨詢公司合伙人張天兵認為,傳統零售業若不做電商,跟不上變化,將成為下一個“柯達”。
傳統零售業
“觸網”可以有
德勤咨詢公司合伙人 張天兵
應該講電子商務作為零售業商品流通的業態,在未來三到五年里面的話,將成為整個零售行業新的常態。傳統做零售的企業,如果跟不上這樣一個變化,如果不從自身角度去下大的決心,有一部分會失敗,成為下一個“柯達”。
我知道很多七匹狼的同行,陷入了非常大的困境,因為整體消費水平這幾年是在下降的,經濟情況不好。整個服裝零售渠道的庫存非常巨大,積累了大量庫存,如果在這個過程當中,轉向網上的渠道,轉向剛才講到的定制,由消費者自己來決定你到底是生產什么樣的東西的話,這個可以大大改變自己在市場的競爭地位。
此外,隨著電子商務的普及以及商品流通的模式改變,我們整個社會當中,整個供應鏈的安排其實也會發生巨大的變化。以傳統的生產環節來說,從傳統的經銷商那個地方定貨,然后進行生產之后,運到自己的分撥中心,運到超市或者店里,然后消費者從門店拿貨的這樣一個傳統的供應鏈方式,將來會發生很大的變化。它將圍繞著電子商務所帶來的購物習慣和分銷途徑變化,做進一步優化。
阿里巴巴集團秘書長 邵曉鋒
電子商務起來以后,必然會從制造商開始,到整個供應鏈的每個環節,電子商務會去影響整個供應鏈的環節的改變。
比如阿里巴巴一直倡導未來會有一個C2B的模式或者說定制生產的模式,這個模式必然是原有的整個供應鏈體系很難支撐的,必須對整個制造業供應商,從它的定款,原材料開始到定型、定款、定量、定價,到倉儲端,整個銷售體系,在互聯網的一個大技術背景下做一個深刻改變。它可能不僅僅是說一個老的零售模式跟新的模式之間的交鋒,實際上會讓整個產業鏈產生一個天翻地覆的變化。
因為互聯網技術本質上是信息對稱,這個信息對稱化已經可以讓我們的供應商、整個供應鏈最后往這個方向去靠攏。其實它會形成一個新的商業模式,在前端的表現可能也確實會在零售業態上出現一些新的變化。傳統零售業應該順著互聯網信息化革命,能夠順勢往這個發展方向,去改造自己的傳統方式和供應鏈管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