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歲才邁進大學校門的他時常自嘲,“我是只笨鳥,就要先飛,爭分奪秒是我的招數。”四年下來,他的成績全年級第一,笑到了最后。
大學時,他是班長,他說這為自己在創維的用人提供了一個很好的鍛煉機會。“一個人要靠兩條腿走路,一條是自身的才干和毅力,而另一條則是廣泛和無堅不摧的人緣。這是走向成功的兩寶。我能營造出如此廣闊的創維空間,正是在于許多的友人的支持。”
張學斌和楊東文是黃最為倚重的左臂右膀,他們都是由黃宏生的同一位顧問引薦加入創維,他們三人的淵源也都起源于海南。
現任董事局執行主席的張學斌2001年加盟創維前,曾任海南椰林集團總經理;現任行政總裁楊東文,1998年加盟創維前,曾任海南大學經濟學院副教授、會計系主任。
黃宏生“出事”之后,正是以張、楊為首的職業經理人眾志成城、力挽狂瀾,才讓創維數碼平穩闖過難關。截至2011年3月31日財年,創維數碼已連續五年保持增長,營業額達243.39億港元,利潤12.81億港元。2011年,創維液晶電視的銷量和銷售額在國內分別位列第一、第二。這些成績,都是在沒有黃宏生的日子里取得的。
敢敗
“寧做痛苦的人不做快樂的豬”,這是黃宏生的一句口頭禪,他有著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創業者們特有的吃苦耐勞勁頭。
離開學校后,黃宏生進入中電華南進出口公司。在冷板凳上坐了一年多無人問津后,他主動向領導請纓,要求成立電腦事業部。其后,這個部門的經濟效益在整個華南公司首屈一指,最高時達到公司的80%,他也很快由助理工程師升到電腦事業部部長、副總經理,并成為公司有史以來最年輕的常務副總經理(副廳級)。
在完成了火箭式的飛躍時,黃宏生選擇了離開,他覺得廣東不缺外貿人才,缺的是高科技電子企業。
不過,創業之路并非一帆風順。1988年,他籌集有限的資金在東莞創辦了一個生產彩電遙控器的企業,但由于技術失誤不能成氣候。其時,香港開始麗音廣播的試播,他抓住機會與飛利浦合作開發解碼麗音機,以期先聲奪人,但正當其全力投資該項目時香港臺因試播后成本太高,突然停播麗音信號。操之過急的開發讓他損失了500多萬港元。
其后,他又咬牙簽署了個人擔保貸款,組織隊伍開發彩電。當時國際上已興起第三代集成電路,而他的彩電明顯滯后,300萬的開發費用也付之東流。
1991年,他迎來了轉機。當年香港著名的彩電企業訊科集團因財政困難,急于出讓,當時世界彩電市場每年銷售可達1.5億臺,潛力巨大,爭購者眾多,最終瑞林集團用十幾個億將之收編。但隨后瑞林將原訊科集團有才之士一并排擠,引起企業內亂。黃宏生趁機游刃口舌,將30余名科技人才納入自己公司旗下,并出讓15%的股權吸引他們技術入股。
9個月后,即1991年年底,創維推出了新型電視,并在德國展覽期間獲得了訂單,其后銀行貸款也隨之而來,利用信用額度的滾動支撐,他得以還債翻身。
1992年,已擁有年產20萬臺彩電產能的創維,不滿足單純外銷,決心踏入國內彩電市場。其后,經過數年經營與開拓,創維最終成為中國彩電三強之一,并于2000年4月7日,成功在香港主板上市。
2004年11月,身處北方某高校的一位大學生剛剛收到創維的OFFER,正處于一片喜悅之中的他,也同時聽到一句自己不敢相信的話:“老板出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