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廣電網絡先掛牌后整合:掛牌時間難定
2012-11-20 08:28 東方早報
“電信產業環境已變”
三網融合的推進進度遠低于業界預期。
新華社19日援引德勤會計師事務所合伙人王歡的分析稱,目前試點階段滯后于計劃主要是基于目前監管部門和從業企業之間的博弈,具體建設中牽扯了太多監管的需求、企業運作實際的原因,這個過程還是需要花費大量力氣和智慧去解決的問題。
王歡建議,中國可以借鑒一些國家的成熟經驗拓展思路。以美國為例,美國對于三網的管理類似混業經營,電信運營商和有線互相滲透、互相經營,監管部門只做宏觀控制,具體運營交給市場。
一業內人士介紹,原本三網融合的設想是電信和廣電雙向進入,電信進入廣電的內容業務,而廣電方進入寬帶和電話業務。但等到廣電方進入寬帶和電話業務時,電信產業環境已發生很大變化,原本電信運營商正在遭遇“管道化”,移動互聯網運營商正在電信運營商搭好的舞臺上唱戲,電信運營商只能收點管道費。
11月17日,在深圳召開的三網融合高峰論壇上,工信部電信研究院總工程師、寬帶中國專家組副組長余曉輝稱,互聯網的發展創新仍將不斷改變電信、電視及互聯網產業間的力量對比。隨著網絡資源進步,原有的流量、成本、收益間的關系被根本打破,經濟關系發生改變,投資收入的正相關性大幅降低。
他拿騰訊微信為例稱,微信日發送圖片量超過中國移動點對點彩信,“這些業務是沒有任何收入的。面對這個挑戰,電信業還沒有找到出路,下一步挑戰越來越大。”
這種變化對電信運營商來說目前尚且只能無奈接受,何況后進入的中國廣電,業務創新對中國廣電的挑戰更大。
吳純勇指出,廣電系統在三網融合背景下將面臨四大挑戰:管理層面廣電系統需要向電信運營商學習;全國一張網的技術改造和整合將是巨大挑戰;廣電系統如何整合利用非廣電系統的資源;以及廣電系統的業務創新能力。
他指出,廣電系統的業務能力方面仍要根據各自平臺、電視觀眾消費心理等各方面的要素,通過市場長期調研推出更加符合于普通大眾喜聞樂見的業務或產品,進而打破原有的必須依靠廣告費、有線電視網絡收視費、寬帶費用等收費模式。
贊助商鏈接
網友評論
已有10人評論,點擊查看
請自覺遵守互聯網相關的政策法規,嚴禁發布色情、暴力、反動的言論。







用戶名:
密碼:
驗證碼:
新 聞
推薦排行熱點
- 1《江南Style》獲世界吉尼斯認證
- 2北京聯通強制綁定3G手機業務被指霸王條款
- 3微信成騙子詐騙新工具 向留學生父母討“學費
- 4方舟子質疑360流氓 360邀方舟子做顧問
- 5聯想首次登頂全球PC市場(圖)
- 6研究發現手機有毒iPhone一代最毒
- 7摩托羅拉南京員工簽字期限延后一個月
- 8膠卷三巨頭的生死轉型:富士進入化妝品行業
- 9iPhone 5首日預訂創下200萬部新記錄 大超預期
- 10蘋果維修條款修改后還有哪些“霸氣”未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