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飛建議稱,在選擇網站上,有三大標準:一是觀察網站上提供的借款信息的用處,是否真實,是否以生產經營的目標;通途的真實性;而不是消費貸款的風險;二是觀察網站是否有自己接受的一套完善、獨立的風控體系,能不能得到投資的認可;第三是網站經營期限和歷史。如果一個網站運作三五年,穩定性好得多。
某小貸行業資深人士許先生表示,網貸沒法獲得安全較高的回報,最好是擊鼓傳花,做第一手,即炒新。收益水平最高的是一些新平臺,實際收益率水平會超越法定貸款基準利率4倍,但是利率都在法定貸款基準利率4倍以內,其他收益主要是通過直接的投標獎勵的形式體現。
一名網貸客服則表示,假如貸款利率為20%,但要扣除手續費、V IP會員費等項目,事實上拿到手的并沒那么多。
打新高收益
一名輾轉數十家網貸平臺的投資者表示,“剛開始如果平臺是真的,還有點小實力,那么出了問題,有錢墊付。時間久了,資金鏈長了,就不好說。但是最危險的時候,可能也是最安全的時候。”有投資者如此表示。打新是為了高收益,一個月可以投幾個網站。而他更多的消息集聚地則是,平臺也會有相應的溝通群,供大家交流。
上述小貸業內人士認為,在目前整個網貸平臺大市場并不清晰的情況下,部分網貸平臺為了爭取客戶,經常會在創站初期給予“秒標”之類的高收益新產品,也的確存在部分客戶專門倒騰炒新,獲取高收益。“但隨著行業逐漸規范,或者有了監管部門,這類炒新的行為將受到遏制。”該名廣州小貸人士表示。
警惕假項目
在多家網貸平臺論壇上,多數交流者都會討論“近期標又少了?好標越來越少”。而南都記者接觸的兩名網貸投資者則表示,識別好標假標主要靠經驗,“實在太難識別了。這些項目真假,除了網站內部人士能知道外,我們只靠相互間通氣。”
從廣東盛融融資擔保公司公布的2012年以來總借出人數而言,如不考慮重復投資,人人貸、紅嶺創投、溫州貸、易貸等10個網貸,共計有2 .7萬人主動投資在網貸平臺上。單是11月18日當天,這九家網貸平臺就有近2386名投資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