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年初,NTA在吳聲的 “引薦下”獲得了京東的營銷推廣單子。
此前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京東前高管曾向本報記者透露,NTA每月可從京東處獲得近50萬元的營銷推廣報酬,一年下來近600萬元。
不過在10月11日下午約三點半,吳聲在《每日經濟新聞》北京中心辦公室會議室內卻當面部分否認了上述數據。據吳聲透露,他代表京東與申音所在的NTA簽訂的合作框架協議總額為100多萬元,合作范圍包括“6·18電商價格戰”、“8·15電商價格戰”等。
此外,吳聲也坦承道,京東內部未經他手而與NTA合作的情況以及相應的合作金額,他就不得而知了。
據記者了解,京東內部,公司SVP程俊怡負責京東微博營銷工作,主要負責范圍為廣告和微博。
在吳聲的牽線下,NTA與京東展開合作,但吳聲否認自己與NTA存在關系,因此也相應地否認存在利益輸送嫌疑。
然而,事實卻遠非吳聲所講的那么簡單。
吳聲:獨立新媒的“隱形股東”
申音對旗下相關公司一系列股權變更的舉動,從中可清晰地窺見吳聲、NTA、京東在兩次價格戰間的多角利益關系。
記者調查發現,2012年4月19日,申音等4個自然人股東聯合注資成立了獨立新媒,注冊資本為200萬元,實收資本金為40萬元。其中申音出資94.1萬元,自稱資深營銷人的羅振宇出資35.3萬元,而吳聲和金山網絡CMO劉新華均出資35.3萬元。不過值得注意的是,或許考慮到吳聲、劉新華等兩人特殊身份的敏感性,他們兩人均采用了“隱形投資”的方式,分別由名為朱曉曉(化名)和孫渺渺(化名)的人代持各自股權,以設置相關的“人員防火墻”。據吳聲前妻介紹,朱曉曉正是吳聲的商業好友李國棟(外號大林)的妻子。
不過對于持有獨立新媒股份一事,劉新華曾向本報記者表示否認。
NTA隸屬于新勢聯合,與京東做生意的對接公司正是NTA,因此表面上看,吳聲當股東的獨立新媒與京東仍無直接利益關系,其實不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