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定位手機配件小米盒子或“瘦身”再上市
2012-12-03 07:11 第一財經日報
一知情人士告訴記者,小米的失算不僅是對181號文件理解的失誤,還有對戰略模式的錯誤評估。“小米把盒子做得太重了,像手機之外的另一個智能終端,這對小米并無好處。”
快播CEO王欣表示,盡管小米盒子是收購而來的團隊,但小米應圍繞小米手機這一個智能終端展開盒子布局,而非讓小米并存兩個相對較“重”的智能終端。
一是,年輕用戶的內容分享中心主要在手機上,不需為內容再購買一個昂貴的盒子,而只有將內容按場景的不同在大屏與朋友分享的需求。二是,盒子的單價和用戶價值相比手機要低很多,出于業務安全考慮,小米盒子應盡量輕量化,不應在手機戰場還未穩定時,將太多的精力和資源分散在另一個智能終端市場。
據記者從小米內部獲悉,小米董事長雷軍也傾向將小米盒子作為小米手機配件的定位,但也擔心配件的定位會使得小米盒子過于“管道化”,此外,對非牌照視頻內容的預置,也有出于用戶體驗的考慮。而在被廣電叫停之后,小米也不得不進行“瘦身”。
不過,悅享TV創始人徐鵬表示,雷軍完全沒必要擔心小米盒子的“管道化”。他認為,小米的優勢是可將小米手機作為盒子的內容中心,通過管道化的盒子的低成本優勢來獲取規模,并反過來促進小米手機的銷售,并凸顯了小米手機的內容應用價值。這實際只是將價值鏈從盒子轉移到了手機上。
有產業鏈人士告訴記者,由于政策原因,國內盒子廠商更多的渠道是銷往海外,單價在69~99美元,而盒子的單個成本在180~220元人民幣(合29~35美元),毛利率在58%~65%;但由于國內山寨品牌居多,競爭激烈,在國內售價僅約300元,靠不到30%的毛利率來吸引用戶。
此前參加過盛大盒子研發市場工作的王欣表示,與7年前盛大推盒子不同,目前帶寬、視頻、游戲內容等產業環境已有較大改善,電視盒子可通過應用商店和廣告等模式與內容方分成,并非只有視頻。此外,他認為,盛大此前把盒子做成了迷你版電腦,并賣出了迷你電腦的價格,事實證明并非用戶所需,而“輕量化”以及“低價格”,最終才能捕獲市場。
而在滿足政策方面,一名廣電方面人士對本報表示,未來的盒子方向可能是以“OTT+DVB”的廣電視頻直播及互聯網應用的混合模式,來滿足產業鏈各方的利益訴求。
贊助商鏈接
網友評論
已有10人評論,點擊查看
新 聞
推薦排行熱點
- 1國產手機品牌被曝預置“吃費程序” TCL、天語
- 2《江南Style》獲世界吉尼斯認證
- 3北京聯通強制綁定3G手機業務被指霸王條款
- 4微信成騙子詐騙新工具 向留學生父母討“學費
- 5方舟子質疑360流氓 360邀方舟子做顧問
- 6聯想首次登頂全球PC市場(圖)
- 7研究發現手機有毒iPhone一代最毒
- 8摩托羅拉南京員工簽字期限延后一個月
- 9膠卷三巨頭的生死轉型:富士進入化妝品行業
- 10iPhone 5首日預訂創下200萬部新記錄 大超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