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短信誕生20年:且看短信如何改變世界
2012-12-04 08:57 賽迪網
【賽迪網訊】12月4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在如今這個瞬息萬變的時代,可能很少會有像手機短信這樣永遠一成不變的事物存在。如今人與人之間聯系互動的方式已經有許多種,但是最多只能發160個字符的手機短信卻一直承擔著在人與人之間傳遞新聞、八卦、笑話等內容的重任,依靠手機短信彼此聯系的人群比Facebook和Twitter還要多,手機短信的威力甚至可以擊垮一屆政府,而另一方面它也在不斷的改變人們的生活。
2012年12月3日是手機短信誕生20周年的紀念日。如今,每年全球手機短信的發送量達到7萬億條,相當于每秒鐘地球上就有20萬條短信被發送和接收。追溯手機短信的“發跡史”可以看得出來它誕生之初的地位卻很卑微。回到1984年的芬蘭首都哥本哈根,一位名叫馬蒂-馬克能(Matti Makkonen)的芬蘭通信工程師在哥本哈根的一家意大利披薩店里同其他兩位同事討論有關基于GSM數字蜂窩通信系統的信息傳輸系統。當時GSM數字蜂窩通信系統只是北歐地區的一項技術標準,在隨后其在整個歐洲被推廣。八年之后,手機短信成為了全球通信行業中的一項標準。
世界上第一條短信的發送者名叫尼爾-帕普沃思(Neil Papworth),他是英國Sema集團的工程師,發送這條短信時他年僅22歲。短信的接收者名叫理查德-賈維斯(Richard Jarvis),他是通訊運營商沃達豐的部門主管,收到這條短信時他正在公司的圣誕派對上,短信的內容是:圣誕快樂(Happy Christmas)。帕普沃思發送世界上第一條短信并不是通過手機發出的,他使用的是一臺個人電腦;而賈維斯用來接收短信的是當時一款名為Orbitel 901的“便攜式電話”,這部電話中2.1公斤,相當于是現在17部iPhone5的重量之和。帕普沃思此前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總有很多人問我有沒有覺得那時發出一條短消息會改變整個通信行業,我想說那時我就是Sema集團的一名工程師,沃達豐出錢讓我們編寫能發短信的程序我我們就照做,就這么簡單!”手機短信最開始的用途是提醒手機用戶有未讀的語音留言,當時的短信功能也是不收費的。不過有意思的是,到后來人們會定期打電話到自己的語音信箱以檢查是否包含有未讀的短信息。
隨著時代的發展,預付費手機服務和T9預測輸入法的問世幫助全球手機市場大踏步發展前進,到2000年全世界手機短信收發量達到170億條,而在隨后的兩年時間里這一數字增長了近20倍。如今全球約有60億部手機,幾乎每部手機都支持收發短信的功能。
帕普沃思曾經表示他對于手機短信取得如此成功并不感到驚訝,他向記者說到:“這個世界上并不是每個人都擁有智能手機,另外GSM通信網絡在一些國家仍然流行,但至少每個人都會有一部手機,而每一部手機都會有短信功能。”
本文作者馬丁-威廉姆斯 Williams)是Macword網站的撰稿人。
贊助商鏈接
網友評論
已有10人評論,點擊查看
新 聞
推薦排行熱點
- 1警方已對聯通充值卡失效立案 聯通未正面回應
- 2國產手機品牌被曝預置“吃費程序” TCL、天語
- 3《江南Style》獲世界吉尼斯認證
- 4北京聯通強制綁定3G手機業務被指霸王條款
- 5微信成騙子詐騙新工具 向留學生父母討“學費
- 6方舟子質疑360流氓 360邀方舟子做顧問
- 7聯想首次登頂全球PC市場(圖)
- 8研究發現手機有毒iPhone一代最毒
- 9摩托羅拉南京員工簽字期限延后一個月
- 10膠卷三巨頭的生死轉型:富士進入化妝品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