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遞驗視草率釀“禁航”惡果:進軍電商敗退
2012-12-07 07:50 北京晨報
多家快遞公司表示,在運輸以前,公司都是規定要對貨物開箱驗視,如發生未驗視即運輸的情況,所在分公司就將受到嚴厲的處罰,但就目前的情況看,這種標準似乎沒有兌現,也難怪有人認為驗視漏洞和謊報貨物名稱已經是快遞業的潛規則。
對于“禁航”一事,除了網友的唏噓之聲,也有業內人士的無奈!斑@確實是快遞行業的尷尬之處!敝袊锪髋c采購聯合會研究室副主任周志成這樣認為。申通快遞企劃部沈經理認為,此次四家快遞公司受重罰被禁航給整個行業的安全敲了警鐘。其實,我國快遞業存在的問題不僅只此。
服務退步凸顯管理漏洞
記者曾經有這樣的經驗,幾年前,快遞快到的時候,快遞員會短信告知,快遞到時他們就會打電話通知取件并要求收件人本人簽字。然而這種情況現在卻不多見,快遞員時常會在沒有提前通知的情況下將快件放在單位前臺,由前臺工作人員簽收,驗貨一事形同虛設。
去年冬天,南昌的張女士使用中國郵政給在外地上學的兒子寄羽絨服,但她的兒子遲遲未收到衣服,也未得到收件單,中國郵政的系統中又顯示已經簽收,張女士因擔心兒子冷差點與中國郵政起沖突,最后其子是走了二十分鐘路,在學校的一個傳達室翻找到了自己的包裹,這次快遞體驗讓張女士十分不滿,“難道不應該由收件人自己簽收嗎?”這是快遞業服務退步的表現。
在服務方面,用戶還經常遭遇晚收件、暴力分揀、快件丟失和損壞、信息更新錯誤等一系列服務問題,被認為是快遞公司的管理漏洞!爸袊目爝f企業目前還屬于勞動力產業,產業發展缺乏信息化和機械化,在業務量擴大之時會出現很多問題!敝苤境扇缡墙忉。
格式條款合同難取消
眾所周知,快遞行業目前使用的合同,即快遞單內含格式條款,這些條款都規避了快遞公司的責任,如果數量、名稱、是否保價等信息未填寫清楚,貨物損壞后,快遞公司只能賠償3倍及以上的運費;即使單據填寫清楚,快遞公司也會以無法核實貨物情況為由拒絕賠付。用戶起訴至法院都難得到滿意結果。
贊助商鏈接
網友評論
已有10人評論,點擊查看
請自覺遵守互聯網相關的政策法規,嚴禁發布色情、暴力、反動的言論。







用戶名:
密碼:
驗證碼:
匿名?
新 聞
推薦排行熱點
- 1警方已對聯通充值卡失效立案 聯通未正面回應
- 2國產手機品牌被曝預置“吃費程序” TCL、天語
- 3《江南Style》獲世界吉尼斯認證
- 4北京聯通強制綁定3G手機業務被指霸王條款
- 5微信成騙子詐騙新工具 向留學生父母討“學費
- 6方舟子質疑360流氓 360邀方舟子做顧問
- 7聯想首次登頂全球PC市場(圖)
- 8研究發現手機有毒iPhone一代最毒
- 9摩托羅拉南京員工簽字期限延后一個月
- 10膠卷三巨頭的生死轉型:富士進入化妝品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