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購熱潮滾滾 “釣魚鏈接”“激活信息”騙局多
2012-12-09 09:21 中國新聞網
“雙十一”購物節的余溫尚存,“雙十二”戰役又將打響。臨近年底,利用網購詐騙的行為也日益猖獗。近日,有學生反映,許多釣魚網站以低價吸引消費者,通過木馬病毒或“系統激活”等手段欺騙消費者進行轉賬;更有甚者,打著網絡兼職的旗號雇人“刷信譽”,卷走錢財后不知所終。記者列舉幾種典型騙術,在“雙十二”前夕給大家提個醒。
騙術1
賣家發來“釣魚鏈接”
不久前,華東政法大學學生小李在淘寶網站上看中一件價值200余元的衣服,因嫌價格有些貴,她在聊天軟件“旺旺”上與賣家聯系。經過一番討價還價,最終雙方確認價格為100余元,小李通過賣家發來的所謂“經過打折”的鏈接付款。可當她查詢交易時,卻發現這筆交易并不存在,而賬戶竟足足少了1000多元!
經警方調查,小李當時收到的鏈接地址其實是攜帶木馬的“釣魚網站”,界面與真實購物網站相似度極高,因此輕易獲得了小李的信任。但付款時木馬系統會自動在價格后面加個“0”,100元就變成了1000元。而且該網站并不像正規網站一樣與第三方支付平臺掛鉤,賣家無需郵寄商品即可直接取走錢款。
【警方提示】請不要相信任何聊天窗口中出現的購物鏈接,只有按照正規的購物程序一步一步點開支付鏈接,才能保證賬戶和錢款安全。此外,消費者在網購過程中不要一味貪圖便宜,如果網上價格與市面價格懸殊太大,就要警惕有詐。
騙術2
系統卡住需要“激活”
學生小王通過網絡搜索到一家價格非常便宜的訂票網站,預訂過年回家的機票后,她通過網銀支付訂金100元,雙方約定收到機票后剩余款項當面結清。第二天,小王收到賣家電話稱因系統問題,她的飛機票在出票時“卡住”了,需要通過ATM機上“激活”。
之后,小王來到文匯路上的銀行ATM機上操作,對方首先要求將ATM機切換到英文界面,并輸入6位激活碼“488965”,學生按電話指令操作完成后,對方便號稱激活已成功。幾天后,飛機票并未如期收到,小王查詢賬戶發現少了4889元。再查當時的訂票網站時,卻發現網站已經關閉,電話也打不通了。
【警方提示】任何所謂的ATM機激活操作都是詐騙手段,犯罪分子要求切換到英文界面,實際是利用大家不熟悉英文來隱瞞激活碼就是轉賬金額的騙局。
騙術3
“評級”實為虛假交易
東華大學學生小張說,自己上周在淘寶網上幫店家“評級”打工,只要買了對方的商品并立即給出好評,即可獲得10%的打工費。盡管她知道這樣做并不道德,但為了掙點零花錢,還是照著店家的意思做了。店家表示,讓她先付錢購買游戲幣,好評生效后這些錢都會原封不動地還給她。于是她先后4次購買了1000多元的游戲幣,可當她想要拿回本金和工錢時,原先隨叫隨到的店家忽然下線失去了聯系。小張發現自己被騙,已報警處理。
記者從淘寶網上了解到,刷信譽是嚴格禁止的,一經發現,將對店家做出嚴肅處理。此外,類似的“刷信譽”打工,基本都是騙錢的把戲,一些在校學生很容易上當。
【警方提醒】松江大學城派出所表示,此類騙局近期呈上升趨勢,11月就接到了類似報案7起。實施詐騙的店家各不相同,但一般都經營如電話卡、手機充值卡、游戲幣等虛擬商品。因為無需實物確認,付款即視為交易完成,兼職者的本金并無保障,很容易被店家卷走,購買的虛擬產品也都是假的。(記者左妍 通訊員徐佳)
贊助商鏈接
網友評論
已有10人評論,點擊查看
新 聞
推薦排行熱點
- 1警方已對聯通充值卡失效立案 聯通未正面回應
- 2國產手機品牌被曝預置“吃費程序” TCL、天語
- 3《江南Style》獲世界吉尼斯認證
- 4北京聯通強制綁定3G手機業務被指霸王條款
- 5微信成騙子詐騙新工具 向留學生父母討“學費
- 6方舟子質疑360流氓 360邀方舟子做顧問
- 7聯想首次登頂全球PC市場(圖)
- 8研究發現手機有毒iPhone一代最毒
- 9摩托羅拉南京員工簽字期限延后一個月
- 10膠卷三巨頭的生死轉型:富士進入化妝品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