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陳聽雨
作為全球最大的影像產品及相關服務生產和供應商,美國伊斯曼柯達公司曾經串起過人們美好生活的每一刻,卻在轉型失敗后黯然按下了破產“快門”,定格在了過去時光中。
本周柯達的命運出現轉機。柯達13日宣布,已與債權人達成了規模為7.93億美元的“專利換貸款”協議,此外,該公司在堅持推進大規模重組方案,計劃于2013年走出破產保護困境。受上述消息提振,截至14日收盤,柯達場外交易價格本周累計上漲7.5%,至0.215美元。
斷臂求生
據《華爾街日報》報道,柯達宣布,已與債權人達成規模為7.93億美元的貸款協議,條件是柯達出售逾1100項專利技術。這筆最新貸款有望幫助柯達于2013年脫離破產保護狀態。
根據協議,包括中橋投資合伙公司、黑石集團子公司對沖基金GSO資本、摩根大通和瑞士銀行在內的柯達債權人財團將向后者聯合提供貸款,其中包括4.76億美元的新貸款和3.17億美元舊貸款的延期償付。這一協議已獲得柯達董事會通過,尚需要美國破產法庭法官批準。
報道稱,作為獲得最新融資的條件,柯達須以約5億美元廉價出售1100項數碼專利技術,該公司目前正與包括蘋果、谷歌、微軟和專利權收集商Intellectual Ventures Management以及RPX Corp等公司在內的競購財團談判。
在柯達今年年初申請破產保護后,包括花旗集團在內的銀行曾向其提供了9.5億美元破產貸款,以供該公司在破產保護期間維持運營,貸款期限為18個月。據悉,專利拍賣所得須被用來償還破產貸款。
分析人士認為,柯達專利競購財團囊括了全球智能機市場上競爭最激烈的兩個對手蘋果與谷歌,還包括了專利授權公司,對陷于破產保護狀態的柯達而言,出售專利或許是斷臂求生的機會。
但也有業界人士認為,7.93億美元貸款能否幫助柯達咸魚翻身值得懷疑。正略鈞策管理咨詢公司合伙人呂謀篤表示,柯達此次可能獲得的7.93億美元資金并非傳統意義上的注資,而是一種交換關系。7.93億美元或許能夠應付柯達資金方面的燃眉之急,但其出售大量專利也付出了巨大代價。實質上,柯達能否起死回生,仍由未來該公司核心業務發展與市場決定,而專利技術對此而言至關重要。
除出售專利技術外,柯達還在實施重組計劃。10月15日柯達宣布,未來該公司商業影像業務將主要集中在商業、包裝和功能性印刷解決方案和企業服務,將出售包括相機、膠卷、聯機打印等在內的長期業務,結束商業印刷業務。柯達首席執行官(CEO)彭安稱:“我們正在改造柯達”,出售資產和降低成本對于2013年走出破產具有重大意義。
百年沉浮
柯達由美國發明家喬治·伊士曼于1880年創建,總部位于美國紐約州羅切斯特市,該公司曾是全球信息影像行業的龍頭老大,業務遍布全球150多個國家和地區,全球員工約8萬人。今年1月,有著逾130年歷史的柯達依據美國《破產法》第十一章的規定,向破產法庭提出了破產保護申請。
喬治·伊士曼發明了干板攝影法,并于1888年推出全球第一部傻瓜型膠卷相機,取名柯達(Kodak)。伊士曼曾稱:“從語言學上說,‘Kodak’這個詞毫無意義,但聽起來就像相機快門聲一樣干脆。這就是最好的名字。”該款相機獲得了巨大的市場成功,“柯達”由此被納入該公司名稱中。
加拿大賴爾森大學學者羅伯特·伯利稱,“在20世紀生活過的每個人都熟悉柯達的名字和產品。柯達產品不僅被我們用來記錄家人朋友和生活點滴,還被用于醫院診斷、圖書報刊出版和警方調查,甚至整個好萊塢電影業都是在柯達產品奠定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
然而當拍照由膠卷時代邁入數字時代,昔日影像王國的輝煌如曝光膠片般黯淡褪色,不復存在。隨著數字技術的發展和競爭對手的崛起,柯達膠片業績下滑,成本負擔過重,多年來苦苦掙扎。它曾希望轉型為打印機廠商,也以失敗告終,直至今年1月申請破產保護。
柯達的轉型經歷堪稱教科書式的反面典型。業界普遍認為,柯達管理層滿足于膠片時代的霸主地位,缺乏競爭意識,作風偏于保守,經營思維高傲,對市場趨勢反應遲緩,后知后覺的轉型錯失了數碼技術起步時期的最佳時機,最終前浪被后浪拍在了沙灘上。
持續失血
彭博社數據顯示,柯達的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分別于1996年和1999年登峰造極,達160億美元和25億美元,柯達股價則于1997年創出92.875美元的高點。而在今年年初申請破產保護后,柯達因股價連續30個交易日不足1美元而從紐交所摘牌,退至場外交易。截至2011年底,柯達市值由1997年2月所創的310億美元之巔一路萎縮至2.2億美元。而柯達的老對手富士通過成功轉型,已涅槃重生,截至2011年底市值仍高達126億美元。
如今,受全球經濟增長乏力、匯率波動、業務收縮以及背負破產導致的高額養老金等多重因素的影響,處于破產保護中的柯達仍在持續“失血”。
柯達近期公布的2012年第三季度財報顯示,第三季度公司虧損同比擴大了41%,至3.12億美元,合每股虧損1.15美元。而去年同期,柯達凈虧損為2.22億美元,折合每股虧損83美分。
報告顯示,第三季度柯達營業收入同比下降19%至10.2億美元。截至9月底,柯達持有現金僅為11.3億美元。相比如今美國上市公司“現金王”蘋果手握的1210億美元現金,老牌膠卷之王盡顯英雄遲暮的景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