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寶網向記者提供的1萬億成交額省份分布數據顯示,廣東省占比12%排行第一,浙江省、江蘇省、上海也分別以10%、9.5%、7%的占比位列網購第一梯隊。環渤海經濟圈的山東、北京地區成交額占比也在5%~7%之間。但一二線城市,相比去年同期增速不足40%。
與此同時,三四線以下地區消費增速卻以60%的增速迎頭趕上。目前,地處內陸西部的四川,10000億成交額中占比4.3%,排名全國第六。湖南、湖北、河南、遼寧等地區,在1萬億中占比也達3%~5%。這些三四線地區消費能力的釋放,正是中國擴大內需的最主要增長來源。
1萬億的交易資金如何流動?楊磊磊告訴記者,絕大多數通過阿里旗下的在線支付工具支付寶來完成,此外則是通過銀行卡。“支付寶的滯留資金,按照銀監會要求必須在托管銀行。從去年開始,90%的利息是我們的。而周轉一般一到兩天,利息不多。”
據記者了解,2008年主攻B2C的淘寶商城正式成立并招商,此后兩年,淘寶商城正式更名為“天貓”。
電商觀察員魯振旺對本報記者表示,“今年淘寶以更多的方式來支持天貓。一淘、聚劃算,各種資源都在傾向天貓。此外,今年服裝庫存量大,服裝企業通過網絡清庫存的需求大。在淘寶的發力下,這個發展速度,是一個比較合理的反映。”
在正望咨詢首席分析師呂伯望看來,這一是由于中國網絡零售業整體上還處在快速增長的階段,另外中國服裝業有太多的庫存需要處理。而服裝業正是淘寶和天貓最主要的銷售品類。
據介紹,今年以來,消費者在淘寶和天貓的服飾鞋包類消費超過3000億元,占淘寶和天貓總交易額的30.3%。對比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這意味著全國約36%的服飾鞋包消費都是在淘寶和天貓上完成的。
“傳統品牌大面積地入駐天貓。傳統品牌在進行網絡分銷時,主要選擇的是天貓。幾年前,淘寶上都是沒有品牌的東西,現在不僅便宜,而且有品牌,吸引了線下用戶向線上的遷移。”呂伯望對本報記者說。但天貓對淘寶的銷售額比例從一比五增長到一比四,在呂伯望看來增長得還不夠快,“我預期的話,天貓增長得還應該更快些。”
入駐天貓平臺的服裝制造商浙江森馬服飾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兼董事會秘書鄭洪偉在接受《投資者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天貓的費用在5%~10%,比百貨店是便宜很多。”但鄭洪偉同時也表示,森馬通過天貓分銷的總量還不是很多,“還要看發展的趨勢。從國外成熟市場看,網上占比也不是很多,衣服還是要通過線下的體驗。”
淘寶平臺的商業模式
在宣布1萬億交易額之前不到一個月,淘寶給業界帶來的另一個驚人數字是:天貓雙十一購物狂歡節創造的191億單日銷售額。
“對于我們來說,每年的雙十一,營收都不是我們考慮的。其實對網站也好,對網店也好,只是一個壓力測試。”楊磊磊對本報記者表示。
但呂伯望指出,由于天貓本身只做平臺,沒有自營業務,商品低價帶來的低利潤或虧損只是商家的事情,與天貓無關,而天貓只需付出宣傳推廣、組織協調的成本。他給本報記者算了一筆賬,“191億按照3%的交易費,天貓可以收入5.7億,就算宣傳等費用花去3億,也還有的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