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很多PE人士所抱怨的募資難、投資難、退出難,很大程度上與其自身增值服務能力低下甚至沒有增值服務有關。
大家都在說中國PE募資難。從單個PE基金來看,募資是起點,但從一個PE機構來看,募資是終點,是之前所管理基金在投、管、退方面能力的結果。目前中國的投資者為什么投資PE變得謹慎起來,表面原因是目前PE機構遭遇了投資難、退出難的困境,PE投資的不確定性提高,而真實的原因在于中國PE機構在投、管、退能力的低下。
大家都在說中國PE投資難。這幾年中國PE快速發展,PE資金規模快速擴張,形成了資金多而好項目少的局面。因此,很多PE機構通過拼價格、拼關系、拼背景來搶項目。事實上,好項目的標準跟PE機構的增值服務能力有關,PE機構的增值服務能力越強,好項目也就越多。衡量PE發展的一個最重要指標是PE滲透率,即一個國家當年的PE投資額占GD P的比重,中國目前的PE滲透率不到0.3%,而英國是1.9%,美國是0.8%,印度都是0.7%。因此,中國的PE行業還遠未到“粥多僧少”的地步。造成目前中國PE行業好項目少、投資難的很大一個原因是中國PE機構的增值服務能力低下。從另外一個角度而言,當中國的PE機構和PE基金越來越多、PE行業規模越來越大的時候,增值服務能力越強的PE機構,越有競爭能力。
大家都在說中國PE退出難。目前,國內股票市場持續低迷,IPO節奏放緩,而海外市場受中概股危機影響,亦少有IPO,這無疑使得PE基金的退出遭遇空前困難。但造成這種情況的一個根本原因在于,中國的大部分PE基金主要做甚至于只做Pre-IPO投資,盈利模式基本屬于低買高賣獲取一二級市場差價。這一方面反映了中國PE投資退出渠道的狹窄,亦反映了中國PE機構增值服務能力上的欠缺。IPO永遠不是PE市場的主要退出渠道,從美國經驗來看,只有20%的PE投資是通過IPO退出,80%是通過并購出售退出。而并購出售退出,因為沒有了一二級市場的差價,這個時候,企業自身的價值增長成為關鍵,而PE機構的增值服務能力也就顯得至關重要了。
募資很重要、投資很重要、退出很重要,但是投后管理中的增值服務也同樣重要。中國PE行業洗牌之時,只有那些能夠為所投企業提供好的增值服務的PE機構,才能夠在洗牌之中生存下來,并越來越強。
黃嵩(北京大學金融與產業發展研究中心秘書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