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的“陽面”和“陰面”:自我批判是根本
2012-12-12 08:18 第一財經日報
近日中信出版社出版了圖書《下一個倒下的會不會是華為》,引起不小的轟動。該書作者為田濤和中國人民大學吳春波教授。圍繞本書,企業界、管理學界以及社會大眾展開了對任正非和華為的諸多討論。在這本書寫作的前、中期,本報編委、評論部主任徐以升曾參與該書的大綱討論、資料收集等工作。在本書引發熱議之際,本報約請兩位作者,進行了有關本書以及華為的對話。
“華為哪里夠得上卓越”
第一財經日報:這本《下一個倒下的會不會是華為》,我印象中最早的書名叫《卓越與孤獨》,為什么改成了現在的書名?
田濤:本書初稿完成之后,我的合作者吳春波教授將此信息透給了華為輪值CEO徐直軍,他的第一反應就是,書的名字太虛了,而且華為哪里夠得上卓越,能不垮掉就不錯了,這對我們是一個不小的震動。
我們由此想到,本書盡管揭示了華為過往25年成功的邏輯因素,但這個邏輯的根本是什么?無非是核心價值觀的堅守與勝利。價值觀又靠什么來維持呢?自我批判——自我批判才是根本。華為會不會垮下去、倒下去,關鍵在于它能否圍繞核心價值觀長期自我批判。因此之故,就形成了這本書現在的書名。
日報:這個書名的第一感覺,是不是有些危言聳聽?15萬華為員工能接受這樣一個關于“死亡”的假定語么?我敢打賭,你要以這么一個書名寫國內大多數企業,都會遭到指責,甚至被訴訟。
田濤、吳春波:任正非說過,“假定”是人類最偉大的思維方式。過去20多年,任正非天天假定華為明天會垮掉,華為員工的神經早都被危機論打磨得很粗糙了。這個組織有理想,甚至有妄想主義情結,但卻不迷信,不幻想。沒有多少人知道,華為的深圳龍崗基地以前是一片亂墳崗,南京軟件園緊挨著烈士陵園,在風水情結很強的中國商人中,任正非和華為顯得很堅硬和另類。
在不久前華為的國際咨詢會議上,華為一位英國顧問期望任正非展望一下華為今后10年與20年的遠景,任脫口而出:“20年以后的華為,我可以告訴你,兩個字:‘墳墓’。”在場有30多位華為的全球顧問,以及華為的管理高層。華為的德國顧問,戴姆勒-奔馳公司的前高管,對此的評論是:“任先生能這么想,20年后華為會活得更強大,德國能有今天,就是因為我們民族總有危機意識,華為跟我們很相像。”
所以,書中關于“華為何時會死去”、“會不會倒下”的討論,相信在15萬華為人中不會引起什么反感,或者騷動。
危機論是不是“狼來了”?
上一篇:摩托羅拉移動將出售天津工廠
下一篇:華為存儲 行嗎?(組圖)
贊助商鏈接
網友評論
已有10人評論,點擊查看
新 聞
推薦排行熱點
- 1中移動收回尾號888的手機號稱其屬于“國家優
- 2警方已對聯通充值卡失效立案 聯通未正面回應
- 3國產手機品牌被曝預置“吃費程序” TCL、天語
- 4《江南Style》獲世界吉尼斯認證
- 5北京聯通強制綁定3G手機業務被指霸王條款
- 6微信成騙子詐騙新工具 向留學生父母討“學費
- 7方舟子質疑360流氓 360邀方舟子做顧問
- 8聯想首次登頂全球PC市場(圖)
- 9研究發現手機有毒iPhone一代最毒
- 10摩托羅拉南京員工簽字期限延后一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