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中“網絡島”2萬余人小鎮開400家網店
2012-12-23 10:30 中國廣播網
綿延的長江靜靜地流過。江到下游,在江蘇境內有兩市隔岸相望――南側是鎮江市,北側是揚州市,位于兩市東邊相鄰處有一個叫作高橋的小鎮,高橋鎮行政區劃隸屬于鎮江市丹徒區,但與鎮江其他地區隔江相望。
每到冬天,高橋鎮就備受矚目,從這里生產包裝好的雪地靴源源不斷地送往全國各地,甚至大量出口到外國。過去,長江一度成為阻礙高橋經濟發展的一道障礙;今天,通過網絡,高橋正在快速朝著雪地靴之鄉邁進。
官方統計數字顯示,高橋鎮人口不過2萬余人,卻有400多家網店,儼然一座江中的“網絡島”。12月20日至21日,現代快報記者連續兩天登島,探訪小鎮的“網絡經濟地圖”。
創業之初
挑著擔子上門賣鞋
高橋鎮位于鎮江丹徒區東北部,長江北岸,北與揚州市邗江區連接,總面積40.2平方公里,戶籍人口2.01萬人。事實上,如今的高橋北邊跟揚州的一個鎮已經接壤,更像是一個三面被長江包圍的“半島”。今年下半年,鎮江市公交總公司開通了從市區通往高橋的公交車,但從長江南岸想要到達高橋,仍然離不開汽車輪渡。
從鎮江大港,乘坐汽渡,近20分鐘后,過長江到達高橋。記者連續兩天到達時都是陰雨天氣,小鎮顯得尤其平靜,集鎮上人員不多,跟市區大量行人摩肩接踵的畫面大相徑庭;集鎮并不大,徒步三五分鐘后就能看到鄉村,一派田園風光。
但在看似靜止的表象下,卻隱藏著勃勃生機――每天都有成千上萬起交易在室內完成。這里的人們利用網絡足不出戶地做生意,每天傍晚,無數寄往外地的包裹塞滿各家快遞設在島上的營業點,大部分包裹里面裝著的都是產自本地的雪地靴。
48周歲的陶桂傳,是高橋鎮上最早一批做雪地靴的,也是最早用網絡銷售的。可當記者找到陶桂傳時,怎么也不能把他和時尚的網絡銷售聯系起來,陶桂傳樸實的外表就像農民,穿著簡單,很難看出是一位企業家。
其實,陶桂傳并不精通網絡,在他的辦公室里沒有電腦,辦公桌上擺滿了雪地靴。
陶桂傳的故事從鞋子開始。
1980年,由于家庭貧窮,陶桂傳高中輟學,到當時的高橋鞋廠當學徒。
“當時每個月的工資只有30元,在鄉鎮企業感覺有力氣沒地方使。”陶桂傳向往更大的發展前景,他于1985年離開鞋廠,自己辦皮鞋廠創業,他是鎮江最早一批“單干”的個體戶。
陶桂傳剛開始創業時,生產的是女士皮鞋,他一邊開廠,一邊學習設計、繪圖!捌鋵崉傞_始的時候還不能叫廠,因為只有四五個工人,就像是一個小作坊,專門為別人訂做鞋子!
陶桂傳說,“那個年代哪有什么網絡銷售,都是用扁擔挑著兩個箱子,箱子里面裝滿了鞋,到處推銷!眲摌I第一年,他沒有盈利,甚至由于被騙而虧本,廠里變賣設備后只剩下5臺縫紉機。
1987年,陶桂傳轉變思路,跟上海人合作,打算進入上海市場。為了避免同質競爭,他選擇制作別人不做的老年人鞋,有了一定基礎后才重新生產女士皮鞋。
陶桂傳回憶道,那個時候,從高橋送貨到上海非常曲折。由于當時從高橋到南岸還沒有汽渡,他要先坐船到諫壁,再從諫壁乘坐汽車到鎮江長江路,等第二天路過鎮江、到達上海的客輪。將貨物送到上海后,陶桂傳還要騎著三輪車到各家店推銷,鞋子從賣家到買家最快也要兩天時間。
1990年,陶桂傳買了一輛客貨兩用車,他傍晚5點離開高橋,深夜到達上海,然后連夜挨家挨戶送貨。
此后10年,陶桂傳在產銷皮鞋上遇到不少坎坷。先是在將2萬多元貨物寄到遼寧丹東一家公司,陶桂傳過去要債,負責人早已消失得無影無蹤;后又在上世紀90年代中期遭遇70多家企業“爽約”,由于國企改制,這些企業的相關負責人經常變化,最后導致陶桂傳總共300多萬元的貨款打了水漂。
2000年,陶桂傳在參加展銷會時認識了幾位澳大利亞的商人,他收到了一張來自澳洲的3000雙雪地靴的訂單。1年后,陶桂傳將企業的主營業務由皮鞋轉向雪地靴。陶桂傳那個時候接觸到的雪地靴形體并沒有現在這么漂亮,只能起到保暖作用,他在生產時盡量把雪地靴的款式向皮鞋靠近。但由于陶桂傳一直都是采用“以銷定產”的模式,他的企業一直做不大,直到2006年產值才300多萬元。
“手上沒有訂單怎么辦?”那些年,為了談下一筆生意,陶桂傳經常要帶著鞋樣,到處出差給客戶看鞋子,如何向客戶推銷他的產品成為困擾他的難題。
嘗試網絡銷售
一年賣出30萬雙雪地靴
2006年,一位澳大利亞華僑得知陶桂傳的煩惱后告訴他,可以嘗試網絡銷售,在日本等國家都是這么做的。
就在這一年,陶桂傳21歲的女兒陶香從鎮江高專畢業回到島上,陶桂傳說,陶香學的專業是計算機應用與維修,畢業后她沒有工作,天天在家打游戲。
陶桂傳不懂網絡,他將自己打算嘗試網絡銷售的想法告訴女兒后,女兒非常贊同,并開始幫忙打理廠子!皫滋旌笈畠壕透嬖V我,第一筆買賣做成了,對方已經把5萬元匯出了。當時,我還真的傻眼了!”
網絡銷售為陶桂傳的企業打開了局面,他將目光進一步轉向國際市場。過去,陶桂傳的產品也曾出口國外,不過都是通過外貿公司經銷的。由于外貿公司要抽成,落到企業的利潤有限。去年5月,陶桂傳的企業拿到了自營進出口權,成功轉型為真正意義上的外貿企業,交易成本大大降低。
如今,陶桂傳為自己的企業制作了專門的英文網站。26歲的王一潔負責管理這個網站,她畢業于江西景德鎮陶瓷學院,所學專業為商務英語,今年2月被聘請為陶桂傳的員工。王一潔每天上午到達辦公室的第一件事,就是打開郵箱和網站,受理外國顧客咨詢和訂單。
“今年企業外貿單子一直都排得滿滿的,有的訂單來不及生產,還轉給了周邊其他企業,年內自營出口可達700萬美元。”陶桂傳告訴記者,如今企業絕大部分的產品是銷到國外的,歐美、澳大利亞、韓國都有,多數客商是在網上結識的。今年他們總共賣出了30萬雙雪地靴。而公司最近還拿到了一筆明年的訂單,來自加拿大,共20萬雙!“爭取企業銷售早日突破億元。”
為了實現這一目標,陶桂傳加大研發力度、加快投資步伐。學徒出身的陶桂傳不但做鞋技術一流,而且經過多年的勤學苦練,已成為雪地靴行業的一個內行,任何款式的雪地靴,他只要看上一眼,就能做出來,并且將其美化。目前4000多平方米的新廠房已經完成規劃,爭取明年就開工建設。
另一方面陶桂傳注重引進人才,企業目前有3個員工專門做國際貿易,2個員工專門負責電子商務。陶桂傳說,今年企業又招了6個揚州大學的畢業生,專門做國際貿易,他還打算明年建一幢3層樓的員工宿舍,打造更好的平臺,鼓勵更多大學生到高橋工作。
年輕人來取經
八年成就千萬富翁
陶桂傳利用網絡將企業辦活的經驗帶動了很多人,徐云潔就是其中一位。
徐云潔看起來很年輕,今年32歲的他現任鎮江?怂刽闷ば瑯I有限公司總經理,已經是當地小有名氣的百萬富翁。徐云潔是高橋人,1999年,中專畢業后,跑過幾年“面的”,日子過得捉襟見肘。2004年,在與家人商議后,徐云潔決定趁著年輕,闖出一番事業。
徐云潔看到裘皮產業已形成了一定的規模,在國際國內市場上高橋的裘皮產品已經小有名氣,產銷兩旺,產品供不應求。興辦小型裘皮鞋加工廠,應該是切實可行的。
于是,徐云潔拿出轉讓面包車所得的2萬元,加上結婚收到的禮金1萬多元,又向親朋好友借了10萬元,在老家鎮揚村的菜地里蓋起了的兩層簡易房,招來10個工人,添置了幾臺縫紉機,和一條流水線,辦起了一個小型鞋廠。從此,他既當老板,又當工人,吃住都在廠里。
創業初期,徐云潔是給當地一些大工廠做加工,接別的企業的訂單,貼的牌子也是別人的,利潤很微薄!2005年、2006年、2007年這3年幾乎年年虧本,到了2007年年底,發完工資,手里只剩下1.2萬元!
受陶桂傳影響,2007年底,徐云潔從這1.2萬元中拿出4000多元,買來第一臺電腦,夫妻倆共同做起了電子商務,并著力打造“極度夢想”網上雪地靴品牌。
2008年,徐云潔嘗試著在淘寶和阿里巴巴網上開了2家網店,沒想到第一年就在網上賣出800多萬元皮鞋,利潤達100萬元。在這一年,他通過網絡認識了很多外界的客戶,并竭力在網上推廣自己的產品,主營網上批發。后面幾年徐云潔越做越好,銷售額每年遞增30%。去年,企業完成年產值和銷售1500萬元。
目前,福克斯鞋業公司生產的雪地靴產品遠銷日韓、歐美等10多個國家和地區,并進入沈陽中國鞋城和東北6個城市的金鷹商場,重點打造的“極度夢想”品牌榮獲鎮江市著名商標,受到廣大消費者的追捧和青睞。企業的生產條件得到大幅改善,新增生產用房1000多平方米,職工人員增加到130余人,其中只有六七個年輕人管理網店。
85后“厭倦漂泊”
回家開起網店
上午10點左右起床,第一件事情是打開電腦,進入自己的網店,
看看有沒有新的生意,或者有無買家咨詢產品、售后問題,到了中午才洗漱吃飯――這是網店老板朱康每天上午的日程,由于晚上經常要熬夜做生意,第二天上午他很難早起。
在高橋有人和陶桂傳、徐云潔一樣從實業做起,再開網店銷售自己的產品;有的網店老板由于貨源供不應求,在賣雪地靴攢夠錢后,轉為實業,辦起了工廠;也有很多人只開網店,專門為企業銷售,從中賺取差價, 25歲的朱康就是其中一個。
和許多“85后”的大學生一樣,剛走出校園時,他也向往能在大城市嶄露頭角。2008年,朱康畢業于常州建東職業技術學院。當年11月,學計算機應用的他找到了南京的一份工作,在這家為網吧系統提供技術支持和維護的信息公司工作,他的職責是提供后期維護。但僅僅3個月后,他就辭掉了第一份工作。
第一次的工作地點在南京珠江路,而為了節省房租他和別人在江寧合租,房租一個月300元。由于尚在見習期,他每個月工資只有1000多元,但工作非常辛苦,每周單休,經常要加班到晚上11點多,那個時候到他租住地的公交車已經沒有了,他只好打車回家,但單位不給報銷。
2009年元旦,朱康的一個親戚結婚,公司沒有放假,他向領導請假遭到拒絕!熬瓦B只請半天假領導也不肯,我就辭職了。”
第二份是為某通訊公司提供話費查詢終端。這份工作也僅持續了7個月,在這段日子里,經!疤焯煸谕饷媾堋,他感到很疲憊。由于遭受到南京一家同行的競爭,朱康所在公司好景不長,不久公司以“技術不到佳”為由將朱康辭退。
“厭倦了漂泊”的朱康回到高橋老家,在家閑著的三個月里,他發現老家很多人在開網店,2010年的夏天,他也在淘寶注冊了一家網店,開始嘗試自己當老板!澳莻時候開網店的人已經很多了,前期賣出的商品都像是瞎貓碰到死耗子,碰到一個是一個!2010年他開店半年內只賣出了2萬多元產品,后來他逐漸摸索出了經驗,去年賺了5萬多元。
雪地靴銷售的季節性很強,和很多在高橋開網店內銷售雪地靴的賣家一樣,朱康夏天的時候比較清閑,代銷一些涼鞋,冬天則要繁忙許多
放棄“北上廣”
高材生年入百萬
不過,朱康開網店的收入在當地并不算高。據高橋鎮黨政辦公室副主任蹤曉文介紹,高橋有位小伙子在上海一所大學畢業后留在上海,前年卻辭去了不錯的工作,回到家鄉開網店,幫本地企業銷售產品,去年純收入超過100萬元。
25歲的蔣操兩年前從江科大南徐學院畢業,他學的是機械電子工程,蔣操的父親在村里開了一家工具廠,專門加工節能燈。早在蔣操上大學時,他就經;丶医o父親幫忙。2010年初,大四下學期的蔣操沒有像大部分同學一樣忙著找工作,而是回高橋注冊了公司。
蔣操的公司專門生產雪地靴,共有30名員工,他和其中一名員工充當客服,負責銷售,他們至今已經在開了3家網店,95%的產品都是在網上銷售,主要是批發給其他代售雪地靴的網店店主。
2010年,蔣操的公司賣出1萬多雙雪地靴,去年這一數據為2.2萬雙,今年攀升至3萬多雙,今年的銷售額達500多萬元。
裘皮制品規模生產
快遞產業發展迅猛
“目前,高橋鎮有企業300余戶,個體工商戶超千戶,從市場主體的規模上來看和一般規模的鄉鎮沒什么明顯差別,但當地裘皮制品行業網絡經濟的興盛繁榮卻是高橋鎮經濟活動中最大的特點。”在鎮江市丹徒區工商局高橋工商分局,記者得知,高橋鎮現有各類裘皮制品生產企業197家,注冊資本1.6億元,從業人員近5000余人,年產各類雪地靴2000多萬雙,年產值達20多億元,實現銷售近30多億元。
從網絡經濟在當地經濟活動中所占比例來講,采用供銷員業務方式的傳統交易模式的僅占20%,依靠貿易公司從事外銷的交易模式約占40%。
而進行網絡銷售,憑借網上交易模式的約占當地實際經濟活動總量的40%,每年銷售雪地靴等產品超過800萬雙,已經成為了高橋當地一種新興的、后勁不斷增強的經濟發展方式。
另據統計,這種交易方式已經逐漸改變不少企業依靠貿易公司外包的銷售模式,在可預見的較短時間內就將超越傳統外銷方式,成為高橋鎮經濟增長的主要途徑。
高橋工商分局副分局長殷欣介紹,高橋鎮網上銷售主體總數超過400戶,在數量上遠遠超過丹徒區其他鄉鎮。
而400戶這個數字,還不包括像朱康這樣的普通網店老板。當地很多雪地靴生產商反映,很多外地網店老板經常到廠里拿貨。而這些網店老板并沒有被工商部門統計進去。因此,殷欣認為,高橋實際的網店數目遠遠不止400。
網絡銷售不僅帶動了當地網上創業的熱情,還促成了高橋當地人才的回流。“大批年輕人才改變了當地的企業家經營的理念和方式,管理模式也隨之更新!备邩蚬ど谭志志珠L朱玉新說。
網絡經濟在促進分工的同時也優化了高橋鎮的產業鏈。殷欣表示,由于網絡經濟的銷售模式的特點,更加專業化的營銷需要網絡技術、廣告宣傳、營銷策劃、產品設計、快遞物流等方面的配套發展,這些發展因素匯集到高橋鎮這一個地方的結果就是促進了當地的產業分工。
目前,當地裘皮產業借助網絡的力量,銷售上的新模式也大大增加了企業面對市場的話語權,影響不斷擴大,企業利潤明顯增長,已經形成了裘皮制品行業對產業鏈中下游的逐步延伸、優化。
同時,在產業鏈上游的原材料采購上,高橋企業這些年也不斷加強在原料集中地的采購,而且,這些地區的原材料供應商也越來越重視高橋在產業中的地位,紛紛來到高橋開設辦事處推銷自己的優質原材料。在高橋鎮上,隨處可見銷售皮毛等原料的門店。
裘皮產品網絡銷售的異軍突起,也帶動了快遞業快速發展,目前,全鎮設有各類快遞網點15家,快遞行業從業人員近200人,15家營業網點日均發貨量超過1萬件,日營業額近8萬元。
快遞業的迅猛發展給鎮上很多居民帶來了便利。23歲的張建鵬來自甘肅蘭州,今年8月,她成為高橋鎮的一名村官,由于每次到鎮江市區都要坐汽渡,發達的快遞為她解決了不少難題,“身上從頭到腳穿戴都是網上買的,既便宜又方便!
贊助商鏈接
網友評論
已有10人評論,點擊查看
請自覺遵守互聯網相關的政策法規,嚴禁發布色情、暴力、反動的言論。







用戶名:
密碼:
驗證碼:
新 聞
推薦排行熱點
- 1數字化如何影響全球消費者行為
- 2三星設備驚現漏洞 或使手機變磚塊
- 3中移動收回尾號888的手機號稱其屬于“國家優
- 4警方已對聯通充值卡失效立案 聯通未正面回應
- 5國產手機品牌被曝預置“吃費程序” TCL、天語
- 6《江南Style》獲世界吉尼斯認證
- 7北京聯通強制綁定3G手機業務被指霸王條款
- 8微信成騙子詐騙新工具 向留學生父母討“學費
- 9方舟子質疑360流氓 360邀方舟子做顧問
- 10聯想首次登頂全球PC市場(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