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電視業回顧:用非互聯網方式做
2012-12-27 08:13 新快報
2012年是彩電業集體躁動的一年,躁動的因素跟往年有點不一樣:3D、LED等技術性的革新往往是貫穿彩電業全年的發展步調,但2012年的彩電業革新并不在于這些來自于硬件本身的技術革新,而是來自于互聯網力量的躁動。互聯網視頻流行而帶來的彩電內容互聯網化,以及由谷歌Android帶來的電視智能化,本質上都是彩電這個老舊的硬件框框被互聯網思維改造。但中國彩電業有著非常特殊的政策環境,在國外把傳統電視業顛覆得五花八門的互聯網力量,卻難以在中國家庭的電視屏幕上正常發揮。
而在2012年彩電市場整體消費力偏軟的大環境下,彩電廠商急盼電視屏幕能有那么一點顛覆性的變革,能再一次誘發消費者的更新換代熱情。同時,中國彩電業的巨頭們更期盼行業中能誕生一個像蘋果i-Phone那樣顛覆手機行業的角色,蘋果TV,或者什么別的TV不得而已,但大家知道一件事:這種顛覆性的力量將來自于互聯網。但在2012年,這種力量都不曾完整地顯露出來。而在傳統的技術革新方面,打著“超清”旗號的4K電視嶄露頭角,順理成章地,我們也很有理由期盼在即將到來的2013年,“超清”4K能取代“全高清”1080P,也讓我們的眼球“升級”一下。
怪圈
用非互聯網的方式做互聯網電視
在2012年的大部分時間,國內市場上的所有彩電品牌都在賣力推動互聯網電視、智能電視的概念,簡單而言,就是如果一部彩電沒有Lan網線或者WiFi功能,不能接入互聯網,不能讓用戶坐在沙發上用電視屏幕看互聯網上流行的影片,那這部彩電估計就沒法成為賣場中的主角了,也沒有辦法被促銷員經常性地向消費者推介。但有趣的是,2012年市面上流行的互聯網電視盡管都能聯網,但卻沒有多少互聯網的基因,網線只不過部分地替代了有線電視天線的功能,成為家庭用戶獲取片源的又一個途徑罷了。
在國內市場,彩電是屬于廣電系統的產物,廣電有廣電的規矩互聯網電視盡管打著“互聯網”的名義,但還是得依照廣電系統的規矩行事,而不能把互聯網上那一套“想來就來,想走就走”的方式搬到TV屏幕上來。在互聯網影片進入TV屏幕之前,先要接受廣電系統的監管。這種管理是通過牌照實現的,只有具備牌照資質的企業,才能為TV屏幕提供互聯網影視內容服務。這就意味著用戶只能夠在互聯網電視看到一部分來自于互聯網的影片,而并不等于擁有了互聯網電視以后,用戶就可以像用PC那樣在電視上面看視頻網站。
谷歌Android 曾經被彩電企業視為打破上述用戶體驗壁壘的法寶。因為Android的應用商店更開放,用戶可以很容易在電視機上面安裝Android應用,并以應用的方式獲取互聯網視頻內容。但是,在2012年的實際市場表現中,An-droid類的智能電視仍然過不了廣電系統的監管關Android智能電視不能安裝通用的應用,瀏覽器不能在線觀看視頻網站,本質上Android 在TV屏幕里面沒有任何作為。
贊助商鏈接
網友評論
已有10人評論,點擊查看
新 聞
推薦排行熱點
- 1數字化如何影響全球消費者行為
- 2三星設備驚現漏洞 或使手機變磚塊
- 3中移動收回尾號888的手機號稱其屬于“國家優
- 4警方已對聯通充值卡失效立案 聯通未正面回應
- 5國產手機品牌被曝預置“吃費程序” TCL、天語
- 6《江南Style》獲世界吉尼斯認證
- 7北京聯通強制綁定3G手機業務被指霸王條款
- 8微信成騙子詐騙新工具 向留學生父母討“學費
- 9方舟子質疑360流氓 360邀方舟子做顧問
- 10聯想首次登頂全球PC市場(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