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遭遇創業迷失季:冬天來了用理想取暖
2013-01-04 06:46 第一財經日報
[ 創業者是“剩”者為王。在中國,大部分創業者都選擇跟從,這使中國創業者最大的遺憾就是“Me Too”(我也是)。創業者不要做陪練者,更不要做追隨者,而應考慮自己做什么,大浪淘沙后被剩下的就是老大 ]
“看看我們新上線的手機組件。”搖晃著手中的iPhone手機,北京某廣告公司負責人王一平(化名)臉上頗有得意之色。王一平向《第一財經日報》介紹,這款手機APP是由創新工場某創業團隊免費為他們設計制作的!艾F在很多年輕人創業找不到方向,所以只要你給他們指一個方向,不賺錢甚至倒貼時間和人力成本,他們也干。”
王一平所說的,正是當今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行業的普遍創業迷失。根據康盛公司(Comsenz)與艾瑞咨詢機構(iResearch)近日聯合發布的一份2012年互聯網創業者生存與發展報告稱,72%的創業者是出于“興趣愛好”,超過57%的創業者對自己創業的行業表示“完全不了解”或“略微了解”,超過45%的創業者2011年年度收入不超過1000元,近20%的創業項目年度收入僅在1000~5000元。
一群年輕人,僅靠模糊的大方向和創業激情所驅動,完全依靠投資人或自籌資金投入,將盈利與否拋諸腦后,是當前互聯網創業中的真實寫照。
理想與現實有多遠
2012年末,一條由56網市場銷售副總裁李浩爆料的帖子在新浪微博上被瘋轉。微博稱,他在杭州參加淘寶聯盟大會,問同桌一個“85后”的小伙子的行業與收入,對方謙虛地回答,就自己一個人在家瞎弄個小網站并做做微博轉發,一個月的收入35萬。
在互聯網這個神奇的地方,創業成功與得到風投青睞的案例似乎每天都在發生。
然而并非人人都有這樣的好運氣。創業者王楠和同事兩年前因對單位環境不滿,于是背水一戰,選擇創業。在自家的小書房,兩個年輕人開始了生存挑戰,從淘寶開店到微博轉發幾乎無所不做。然而兩年過去了,創業毫無起色,兩個創始人之間也發生意見分歧。
“本來我們都想好了,實在不行我們去參加非誠勿擾欄目。一方面給公司打開知名度,另一方面積攢人氣,節省廣告費!蓖蹰f;貞泟摌I過程中的種種不著邊際的想法,讓人感覺啼笑皆非。在這兩年中,收入較高時,一月能達到兩萬元左右,而在淡季幾乎顆粒無收。
相關新聞:
下一篇:政策呵護
贊助商鏈接
網友評論
已有10人評論,點擊查看
新 聞
推薦排行熱點
- 12013年影響小企業的七大技術發展趨勢
- 22012年9大不靠譜預測:科技大佬占7席
- 3數字化如何影響全球消費者行為
- 4三星設備驚現漏洞 或使手機變磚塊
- 5中移動收回尾號888的手機號稱其屬于“國家優
- 6警方已對聯通充值卡失效立案 聯通未正面回應
- 7國產手機品牌被曝預置“吃費程序” TCL、天語
- 8《江南Style》獲世界吉尼斯認證
- 9北京聯通強制綁定3G手機業務被指霸王條款
- 10微信成騙子詐騙新工具 向留學生父母討“學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