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創新”成為互聯網發展的關鍵詞,互聯網經濟也以更加迅猛的姿態滲入到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對普通人來講,這些創新改變著他們獲得信息、完成消費的方式;對于宏觀經濟來說,這些創新則可幫助傳統企業“華麗轉身”,從供應鏈的各個環節找到轉型升級的方式。一個充滿活力的“數字中國”正在崛起。
1
系列新規出臺發展有章可循
2012年,我國互聯網行業第一次有了政府層面的互聯網行業發展規劃。2012年5月,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互聯網行業“十二五”發展規劃》。這一規劃明確提出涉及經濟社會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等七大發展目標,將從網絡、市場、技術環境等方面實現產業的全面升級。
2012年12月,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了《關于加強網絡信息保護的決定》,首次以立法的形式對保護網絡信息安全,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等作出了明確的規定,為互聯網企業提供了凈化網絡環境、提高優質服務的堅實保障。這些規劃和政策法規,正在從大方向上為我國互聯網行業的發展“定調”,我國互聯網發展未來可期。
2
手機上網居首“寬帶中國”來臨
2012年,運營商的投入和監管方式的創新讓“寬帶中國”的夢想離我們更近。來自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的數據顯示,截至2012年6月底,我國手機網民達到3.88億,臺式電腦網民為3.80億,手機首次超越臺式電腦成為第一大上網終端。手機上網的迅速普及和3G建設的不斷推進密切相關,2012年1月至10月份,全國移動電話用戶累計凈增10916.3萬戶,其中3G用戶凈增8399.1萬戶。與此同時,4G網絡也在國內加速布局,杭州成為國內首個向公眾開放4G網絡的城市。
在提升寬帶接入能力和寬帶使用體驗方面,截至2012年10月底,我國年新增光纖到戶覆蓋家庭超過3900萬戶,提前超額完成了全年3500萬戶的目標任務。
3
一天銷售191億電商促銷“狂歡”
大淘寶在“雙十一”大促銷中創下的單日交易額191億元的紀錄,是我國電子商務行業在2012年迅速發展的最好寫照。對于國內傳統百貨“單店之王”北京新光天地來說,191億元是它2011年全年交易額的2.9倍。
電子商務白熱化的競爭是2012年互聯網行業中最吸引眼球的話題,2012年,我國網絡交易首超萬億元,以2011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計算,占比超過5%。而傳統流通業的大力投入則從根本上開始改變消費格局。沃爾瑪控股一號店、蘇寧收購網購平臺紅孩子并大打線上牌,傳統流通業通過建設網絡購物平臺不但拓展了銷售渠道和區域、積攢了寶貴的互聯網經驗,其在經銷商關系、售后服務等方面的優勢也不斷體現出來。
4
軟硬件“兩手抓”移動互聯受寵
2012年,手機終端生產商的名單上先后出現了包括阿里巴巴、百度、騰訊、奇虎360、盛大等互聯網巨頭的名字,互聯網手機的層出不窮,彰顯出它們進軍移動互聯網的決心。
在軟件方面,從移動支付到手機游戲,從瀏覽器到社交網絡再到即時通訊軟件,一系列殺手級移動客戶端應運而生,當騰訊微信用戶達到2.7億,當杭州出租車司機開始使用手機支付寶收取打車費,當人們已經習慣了拍攝二維碼獲得線下商家的優惠……來自市場研究機構易觀智庫的數據顯示,2012年我國移動互聯網市場規模已突破1500億元,成為連接線上和線下的天然橋梁。
5
社交網絡紅火“官面孔”大變樣
截至2012年6月底,我國微博用戶達到2.74億,使用率首度突破50%,達50.9%,在不到3年的時間里,微博已一躍成為我國網民最普及的互聯網應用之一。
以微博為代表的社交網絡一路走高,基于其及時性和互動性上的優勢,一方面為企業和互聯網服務商提供了新的推廣方式和盈利模式,新浪財報顯示,2012年第二季度,新浪微博廣告營收超過1000萬美元,占該公司總體廣告收入的10%;另一方面,也讓政府機構和相關部門尋找到了一個“微言大義,服務于民”的新平臺。截至目前,我國政務微博已超過8萬個,它們在信息發布和服務模式上不斷探索,體現出“以人為本”的執政理念。
6
在線視頻“抱團”商業模式創新
2012年3月,優酷和土豆宣布合并,這是我國互聯網歷史上第一次在同一領域行業前三的上市公司之間進行的并購。受此影響,各大視頻網站選擇合作戰略,愛奇藝、搜狐視頻、騰訊視頻共同組建了“視頻內容合作組織”。合作使正版長視頻網絡版權價格迅速回歸理性,視頻網站還通過投資和資源置換等方式殺入生產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