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此,國美官方工作人員對記者表示:“實體門店還沒有百貨化趨勢,只是國美在線商城會增加百貨類商品。線下實體門店還沒有計劃拓展電器之外的品類,即使有也是采取聯營的方式。”
戰略過于防守 渠道下沉不易
其實,國美這些新戰略對業內人士來說,并不新鮮,因為其競爭對手蘇寧早在一年之前的戰略規劃就是如此。實質上,外界對這次國美新戰略發布的解讀,更傾向于國美為了不被甩開,全面向蘇寧學習。但是這種被動選擇的戰略讓外界感覺國美只強調防守,缺乏銳氣。
“為了搶份額,蘇寧易購完全是進攻性,不斷地擴品類和打價格戰。但是國美電商至今都沒有整合完畢,戰略路徑還不是很清晰,所以國美的戰略并不是一個進攻式的。”魯振旺說,自己不主動變革,遲早要被別人革命。
對于外界質疑國美在電商發展遲緩。國美一位內部管理層對記者表示,國美并不是認識上慢,而是因為之前種種內亂導致直到2011年才有時間將電商列為戰略研究。
“國美電商之所以發展慢,是因為電商還是以價格戰為主。如果我們要犧牲利潤換取流量,短時間做大規模很快。但是我們更愿意先把背后供應鏈整合再發力。亞馬遜為什么強,就是因為人家的供應鏈強,而且我們看中盈利能力。”國美官方的工作人員這樣說道。
而對于國美未來將加大二、三線城市的布局力度,其實很多人也有不同的看法。因為在二、三線市場拓展實體門店業務未必是一個好的選擇。
眾所周知,在2004年的時候,家電連鎖企業就在喊渠道下沉,但是喊了多年也沒有多少效果,連華中、華西等地區都沒有深入。因為這些市場環境與一線城市相比差距很大,模式不可以復制。
“實際上電商在二、三線市場的發展也很快,不要局限在一級市場。現在很多寬帶已經進入到鄉鎮,這些消費者也有網上購物的需求。”夸父企業管理咨詢機構首席顧問劉步塵說道。
中國家用電器商業協會、全國消費電子渠道商聯盟秘書長吳咸建也認為,現在實體店擴張處于停滯期,相對電商而言,因為實體店固定成本比較高,未來實體門店在三、四線城市發展機會不大。
相比戰略上的決策得失,其實人的因素在國美影響最大,因為任何戰略的制定和執行都需要人來執行。有意思的是,這次國美的新戰略發布會上“被信任是一種快樂”被國美提出,不知是有意指向,還是無心插柳。業內人士表示,大股東對國美管理層的信任還是不夠。
“黃光裕不應該插手,在監獄里待著怎能比外邊的人更了解市場,而且對管理層不信任,老怕管理層做不好,隔空發號施令。”劉步塵建議大股東向萬科的王石和創維的黃宏生學習,學會信任和放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