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2家企業在審,IPO“堰塞湖”必須疏導;7家保薦機構、20名保代被罰,IPO造假不得不打。
2013年1月8日,證監會召開“IPO在審企業2012年財務報告專項檢查工作會議”。根據會議內容,3月31日之前,保薦機構和會計師必須完成對所服務的IPO在審企業的自查,隨后證監會審核部門將對自查進行全面復核,而證監會百余人團隊也將動用全系統的力量進行現場抽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該專項檢查工作鼓勵用各種手段發現問題,包括抽查機票記錄、高鐵記錄、住宿記錄,以及對約談管理層使用FBI的讀心術。
2013年新年伊始,一場史上規模最大、主題為“擠水分、說真話”的IPO在審企業檢查工作就此啟動。
自查 復查 抽查
昨日,證監會召開了一場由副主席姚剛、主席助理張育軍召集的各地證監局、交易所、發行部、創業板部人員集體參加的“IPO在審企業2012年財務報告專項檢查工作會議”。該會議全面布置了882家IPO在審企業關于2012年財務報告的自查工作。并提出要“擠水分、講真話”。
根據發行部主任劉春旭的發言,在2012年1~6月新上市的104家公司中,上半年業績下降的占29%,下降幅度超過50%的占6%,比往年有明顯增加。截至2012年11月,在審企業中業績下降的占比也較高。在此背景下,證監會對IPO在審企業做一次全面檢查很有必要。
根據具體安排,IPO在審企業的自查工作主要由各自的保薦機構和會計師來完成,對報告期全部財務狀況自查。最晚在3月31日前完成。根據規定,若企業自查工作不能夠在3月31日前完成,則20個工作日之內將申請中止審查,或由證監會終止審核。如果重新補交自查材料,復核日將會延遲到6月份。
在中介機構完成企業自查后,證監會審核部門對每家在審企業的自查報告進行全面復核,預審員還要結合審核中發現的主要問題(反饋及回復),對照自查報告,發現有該查不查的,直接移交稽查立案。該復查時間為4~5月份。
最為關鍵的是,即使完成復查工作,證監會還將從多個部門以及上海、北京等六大證監局抽調約100多人,不少于15個小組,進行重點抽查。抽查內容甚至包括中介機構在自查過程中須有的機票記錄、高鐵記錄、住宿記錄。
中介訪談要關注肢體語言
在昨日的會議上,證監會相關負責人除了布置工作任務以外,還重點分析和指明了如何去發現IPO在申企業的各種財務造假問題。
比如,發行部二處的蔣彥提到的“重點核查事項”包括類似*ST大地(002200,收盤價11.84元)的自我交易,虛構工商注冊信息等。以及私下利益交換、與客戶或供應商串通、關聯方代付成本費用、是否與關聯方共用采購或銷售渠道,乃至是否與關聯方辦公場所很近、低價使用等內容都是重點核查的內容。
蔣彥還指出,企業業績下降是不可控的,應做到充分披露,這也是對中介機構自身的保護。并舉例百隆東方(601339,收盤價8.22元)的會后事項說明。
創業板部二處的楊郊紅則重點提到了自查“財務信息與非財務信息銜接”。這包括“產量與水、電量的匹配,銷量與運費的匹配,產量與銷量、存貨的匹配,毛利率的波動與工藝改進、原材料價格波動的匹配”等。而利潤增長高于收入增幅,與行業背離,“真實的報表數據、虛假的盈利能力”也是本次核查要重點關注的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