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從10多億用戶那里收集照片和個人資料多年后,Facebook(下稱“臉譜”)推出了一個搜索工具Graph Search(下稱“圖譜搜索”),它不僅可通過用戶資料篩選搜索結果,更讓這家全球最大社交網站向本屬于谷歌的地盤深入了一步。
長期以來,谷歌一直是人們尋找網站和信息的選擇,而臉譜則是與朋友聊八卦和分享圖片的地方。但這些差別現在越來越模糊,而這關系著數十億美元的廣告業務。
美國東部時間1月15日上午10時,臉譜首席執行長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在媒體活動上宣布,這種新的搜索工具在進行查找時將基于四種使用要素:人、照片、地點及興趣。臉譜說,圖譜搜索將幫助用戶完成復雜的、與其朋友資料相關的查詢,如“我朋友們去過的法國旅游景點”。
臉譜谷歌相互“滲透”
臉譜這樣做,其實是在向搜索這一谷歌核心業務、同時也是利潤最豐厚的產品發起攻擊。臉譜試圖以此讓人們相信,他們也許并不需要使用谷歌來查找信息。
從全球來看,谷歌的年收入為400億美元,其中大部分來自在搜索引擎上出售的廣告。據市場研究機構eMarketer統計,谷歌在美國通過搜索廣告產生的收入預計將超過130億美元,占整個美國市場的75%。(編注:2012年數字營銷公司Greenlight進行的一項全球消費者調查結果顯示,如果臉譜使用其自主開發的搜索引擎,它將可能在搜索市場上占據近四分之一的份額。)
谷歌的信息庫規模目前仍是其他公司望塵莫及的。該公司說,已索引了2.3億個網站上的30萬億個獨立網頁。去年,谷歌改變了搜索引擎,具體來說,就是在搜索結果頁面的最上端顯示搜索查詢的圖片、事實和其他“直接答案”等,而不是簡單地給出藍色鏈接。
在目睹了臉譜的崛起并且預測到它將移師搜索界后,谷歌在2011年創建了自己的社交網絡服務Google+,以獲取有關人名、個人愛好和朋友身份等具體用戶的數據,然后把Google+與其網絡搜索服務整合到一起。這樣一來,人們在搜索具體的網站、當地飯館或真實產品時,如果他們在Google+上的聯系人給過相應的正面或負面評價,他們都會收到相關提醒。
臉譜的社交網絡在規模上要比谷歌大得多,并且在時機把握方面也算捷足先登,這要歸功于多年來臉譜一直鼓勵用戶將圖片和各種個人信息添加到他們資料中的努力。這些信息既包括地理位置、雇主名稱和興趣愛好等基本信息,也包括年齡、宗教和婚姻狀況等敏感資料。
經過一年多的開發,上述信息中有很多可通過臉譜的圖譜搜索新功能搜索到。臉譜15日推出這一搜索工具,面向有限的用戶進行測試。對于臉譜無法呈現的網絡搜索,則由該公司合作伙伴微軟公司旗下的搜索引擎必應(Bing)來完成。
臉譜目前每月活躍用戶已超過10億,好友鏈接在1萬億個以上,用戶上傳圖片2400多億張。
未提盈利目標
臉譜進軍搜索市場可能還會影響很多其他互聯網公司,如Yelp Inc。和LinkedIn Corp.,人們會分別通過這兩個網站來搜索本地設施和業務聯系。
如果事實證明,臉譜的新功能在搜索最佳商品方面更值得信賴,那它還有可能削弱亞馬遜公司(Amazon.com Inc。)在產品搜索領域的主導地位。亞馬遜依賴的是其網站上的大量點評,而不僅僅是符合一定條件的朋友或熟人的評論。在臉譜宣布推出新搜索工具的消息后,Yelp的股票隨即大跌超過7%。
Gartner分析師布勞(Brian Blau)說,我不認為如今僅憑一個搜索就能把整個企業拉下馬,但這些企業(有很多)都有必要為此感到擔心,因為從本質上講它們都屬于社交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