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來看,韓系廠商占據了OLED電視的制高點,中國公司能分得幾杯羹呢?
有預測稱,OLED將在未來2~3年內逐步替代液晶,不過這項技術也面臨4K超高清液晶電視競爭
顯示屏居然是“柔軟”的——近日,三星在2013年消費電子展上公布了一款可彎曲的OLED屏幕手機。
新技術一向是資本市場上的關注焦點,由此也產生了不少令人印象深刻的“牛股”。由于OLED技術漸行漸近,已經有數家公司被列入到了OLED概念股中。
那么,OLED這項技術該如何發展,是否有公司會真正受益于這一項技術?
OLED前景雖廣商用成本高
“OLED能帶給用戶更加‘栩栩如生’的視覺體驗,自身能夠發光,因此不需要背光源。目前OLED的應用主要包括車用、顯示器背光源、一般照明、醫療及工業用途、電子紙、廣告牌和廣告等等。”金融界首席分析師趙歡日前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財商》記者采訪時表示。
據介紹,所謂的OLED即有機發光二極管,又稱為有機電激光顯示。因為具備輕薄、省電等特性,從2003年開始,該顯示設備在MP3播放器上得到了廣泛應用,而對于同屬數碼類產品的數碼相機與手機,此前只是在一些展會上展示過采用OLED屏幕的工程樣品,還未走入實際應用的階段。盡管如此,OLED屏幕卻因為具備了許多LCD(液晶面板)不可比擬的優勢從而被看好。
那么,OLED和目前在電視機領域較為流行的LCD以及LED又有什么區別?
事實上,LCD是通過背光源發光,通過液晶分子的折射而產生各種不同顏色的,液晶分子自身不能發光,而LED則指的只是背光源。OLED則自身能夠發光,因此不需要背光源。
“OLED應用在電視和手機領域的趨勢性已經非常明顯,將會成為其應用的主要領域。近日,三星、LG均明確表示,將在今年向國內投放OLED電視,OLED電視將成為今年全球彩電的第一主題。與此同時,其在平板機、照明等領域的發展也較為迅速,具備一定成長空間。”中投顧問高級研究員賀在華表示。
他認為,我國液晶面板市場整體不景氣,部分企業加大了對OLED的研發投入力度,也給其帶來了一定的發展機遇。未來市場對涉及OLED材料的需求將呈現快速上升的趨勢,其發展前景較為廣闊、市場潛力和空間較大。但目前而言,其發展還受到資金等方面的制約,行業的進一步發展依然需要政府出臺相應政策和財政方面給予支持。
事實上,盡管OLED才剛剛起步,但已經要面臨強大對手。據NPD Display Search預測,一直到2015年,4K(超高清)液晶電視出貨都將超過OLED電視。主要原因在于OLED電視商品化時間延遲,而品牌商正積極推廣4K液晶電視。
也有分析人士認為,OLED技術成本高昂,如果沒有出現新的技術突破,短期內將難以普及。以OLED電視為例,就比一般高清電視要貴上好幾倍,是否會花較高價錢來看超高清電視,這是許多消費者會首先考慮的問題。
東方證券在發布的研究報告中稱,OLED被視作是消費用電視屏幕的未來,但是以OLED電視機來說,制造成本較高,目前LG電子55英寸的OLED電視售價為10300美元,預計這種產品在未來兩到三年中,僅能占全球電視機市場的很小一部分份額。
賀在華表示,OLED產業已經確定為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重點領域,未來政策的出臺將會給該產業發展帶來一定的利好消息,其下游產業如手機、電腦、電視、汽車電子等領域內企業將有望受益。因為其為投資高、回報周期長,因此在發展中依然面臨資金難題,研發投入不足、核心專利技術缺乏制約了其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