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零獎金”計劃只針對上述高管,孟晚舟解釋說,員工獎金反而有很大增長,今年華為的年終獎總額達到125億元人民幣,比去年增長了38%。
“風險來自內部腐敗”
作為華為CFO,孟晚舟每次會見金融界人士,被問到的第一個問題總是有關華為的上市,這同時也是媒體關注的焦點。
“華為對上市持開放態度,我們不排斥任何討論,不管做何種決策,前提是符合法律要求以及股東和客戶的利益。”對于種種傳言,孟晚舟回應說,無論華為是否上市,都會始終堅持開放透明的承諾,以上市公司的標準要求自己。
就記者了解,華為上市的障礙仍然在于華為的股權架構,中國公司法規定,公司股東不能超過200人,目前華為員工中約6.5萬人通過華為的員工持股會持有華為“虛擬股”,這種特殊的股權結構在1987年獲得深圳市發改委批復。
另一個影響華為是否上市的因素在于華為的融資需求。孟晚舟介紹說,目前華為的資產負債率為65%,經營現金流為40億美元,到2012年12月31日,華為的賬面現金達到120億美元。
此外,華為近幾年已經獲得了全球各大銀行330億美元的授信,其中有77%是外資銀行授予的。“華為融資的渠道、品種、額度來說,都是足夠充裕的。”孟晚舟說。
對于美國眾議院情報委員會的報告指出的安全問題,孟晚舟認為,美國的問題不會影響其他國家的戰略選擇,作為網絡設備商,華為過去沒有發生一起網絡安全事故,“以貿易保護主義的手段干擾自由競爭的做法,最終只會傷害消費者的利益”。
華為也有進一步開放的計劃,比如在合適的時機,選擇合適的方式公布華為更詳細的股權信息等。
近期有一本書提出一個引人深思的話題:下一個倒下的是不是華為?孟晚舟表示,這正是華為危機意識的體現,華為在過去的每一天都在討論華為會不會倒下,但她認為,唯一能擊敗華為的風險,來自華為的內部腐敗。
因此,一周前,華為公司所有董事會成員面對全球幾百名中高級管理者宣誓,不讓堡壘從內部攻破。
孟晚舟認為,華為只要能從外部貼近客戶,貫徹聚焦戰略,同時從內部“力出一孔,利出一孔”,就一定能保持穩定的有效增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