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制PC上的“微諾”模式?
戴爾的私有化,讓微軟有了可乘之機。在PC與平板領域,微軟對戴爾的滲透又能否復制另一個微軟與諾基亞的合作模式呢?
近日有消息稱,微軟與戴爾、銀湖基金展開三方會談,微軟擬在戴爾私有化交易中投資10億至30億美元,而戴爾私有化交易總作價在220億到250億美元之間。
戴爾的私有化有利于戴爾下一階段的內部整合,而保留公眾公司的身份則會給戴爾對自身的“大手術”帶來資本層面的阻力。“上市公司必須為股東帶來短期的財務回報,而大幅度調整則是為企業長遠目標,一般會以短期的財務狀況作為犧牲。”一名分析人士向《第一財經日報》記者稱。
過去一年,戴爾股價下跌超30%,2012年被評為標普500指數成份股中估值最便宜的股票,此外,戴爾CEO邁克爾·戴爾持有公司16%的股份,占股較多,這些資本因素都有助于戴爾的私有化操作。
可以看到的是,戴爾正受到全球PC市場下滑的不利影響。目前,PC業務占據戴爾總營收的70%。戴爾也在此趨勢下設定向企業級市場轉型的目標。
不過,戴爾發言人近日對本報稱,戴爾的轉型仍將依賴于PC業務所取得的渠道基礎。為此,戴爾不但不會縮減PC規模,反而還會通過增加低端產品占比來擴大市場份額。相比惠普,戴爾對PC業務更為依賴,而這也是微軟方面所看重的。
一名國內IT產業人士告訴記者,此次交易的關注點還在于微軟的戰略考量。目前,微軟擁有666億美元現金和短期投資,擁有足夠的資金來涉入戴爾私有化。如果通過參與戴爾私有化,微軟擁有了對戴爾戰略決策的話語權,這也會對全球IT產業產生重大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