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商售后滿意度僅五成 相關法規待建立
2013-02-05 08:50 中關村在線
中消協近日公布的電子商務企業誠信調查報告顯示,僅有51.83%的受訪者對于現有電子商務企業在售后環節的誠信度表示滿意,為各環節最低。為此,中消協呼吁盡快完善電子商務的法律法規,加大對違法交易的處罰力度及對典型案例的曝光力度。
數據顯示,2012年消費者對網購的投訴主要集中在:到貨時間、退款、售后服務、退換貨、物流快遞等售后環節,占到網購用戶投訴總量的一半以上。
在實際交易過程中,退款、退換貨困難,維修服務跟不上等也令消費者不滿。更有一些電商企業雖然承諾“7天無理由退換貨”“先行賠付”,但在實際操作中,仍存在問題界定模糊、解決周期過長等問題。
據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統計,2012年僅前三季度國內網購交易規模就超過了2011年全年總額,達到8062億元。全年國內網購規模破萬億元,網購用戶規模超過2.2億人,數量規模至今仍呈上升趨勢。
此外,部分商家對消費者的個人信息資料重視不足、管理粗放,極易造成消費者個人隱私的泄露;還有些惟利是圖的商家會將客戶的個人信息,包括消費記錄、消費習慣等作為商品出售或交換。
由于我國尚缺乏相關標準規范和專門保護公民個人信息的法律,對采集公民信息的機構網站也缺乏相應的規定,當消費者的隱私權受到侵犯時,很難獲得有效的法律保護,這在一定程度上打擊了消費者的信心。
調查報告顯示,經常使用網購服務的主力人群為25歲至34歲,占全體受訪者的54.63%。網購者的學歷普遍較高,本次調查中本科及以上學歷占54.33%,大專學歷占29.55%,高中及以下占16.12%。而從職業構成上來看,網購人群以企業白領和學生為主。其中公司職員比例最高,占全體受訪者的44%。
為此,中消協呼吁主管部門應加大制定規則的力度,盡快完善電子商務法律法規,確立新型的電子商務市場規則,規范買賣雙方和中介方的交易行為,明確各方當事人的法律責任,建立企業和個人信用評價體系與監管機構,加大對違法交易行為的處罰力度,加大對典型案例的曝光力度。
贊助商鏈接
網友評論
已有10人評論,點擊查看
新 聞
推薦排行熱點
- 1三星手機內存“虛高”宣稱4G實際1.78G可用
- 2塞班系統“死亡” 諾基亞時代徹底結束
- 3聯通技術人員單價1萬倒賣信息 內部管理機制受
- 4霸王合約機難省錢 不開發票維修遇困
- 5工信部否認叫停搶票插件 強制叫停于法無據
- 6三星因價格壟斷被罰 “最高罰單”緣何被疑成
- 72013年影響小企業的七大技術發展趨勢
- 82012年9大不靠譜預測:科技大佬占7席
- 9數字化如何影響全球消費者行為
- 10三星設備驚現漏洞 或使手機變磚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