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科技訊(湯姆)北京時間2月13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道瓊斯旗下的新聞網站MarketWatch長期撰稿人瑟瑞斯-普萊蒂(Therese Poletti)日前發表評論文章指出,“智能手機”領域將毫無疑問的成為蘋果下一個攻堅重點,但這一設備相比智能手機更容易被追蹤的特性或許也會引發一些不必要的隱私擔憂。
以下是文章主要內容:
可穿戴式電腦,比如可以打電話的手表等這類裝備早已出現在科幻小說、連環畫和諜戰影片中。近些日子來,有關蘋果正在開發一款所謂的“智能手表”的消息一直不絕于耳,如果這一消息屬實的話,這就意味著可佩戴式電腦將成為蘋果下一個開疆擴土的主要戰場,同時也有可能讓手表再次在年輕人群中流行起來。
對此,權威獨立研究機構Forrester Research分析師羅特曼-愛普斯(Sarah Rotman Epps)表示:“我們認為身體將成為個人運算設備的下一個前沿陣地。如果蘋果錯過這個發展機會,那絕對是一件令人感到奇怪的事情,他們肯定會在這一方面作出自己的努力。”
舍我其誰
有關蘋果可能會開發這樣一種設備的傳言已在坊間流傳了一段時間,外界主要根據蘋果所申請的一些專利和其他線索作出以上推測的。今年1月早些時候,美國投資銀行Piper Jaffray知名分析師基恩-蒙斯特(Gene Munster)在一份寫給投資者的研究報告當中寫道,“我還無法就這一產品的開發給出具體的時間表,但相信蘋果最終將開發出某種穿戴式計算產品。”
蘋果尚未就此發表置評。
事實上,蘋果遠非最早開發類似產品的公司。就比如,日本電器巨頭索尼已經制造出了一款售價為130美元的“智能手表”,該設備可以和Android智能手機配合使用,并可以配合展示文本、電子郵件、社交媒體更新等信息,并且可以讓用戶知道來電者的身份。
不過,考慮到營銷手段和技術背景這些因素,只有蘋果是讓這樣一種設備進入主流,并被廣大人群所接受的最有可能廠商。近幾個月來,由于蘋果股價迎來了劇烈震蕩,廣大投資人都十分擔心蘋果會結束自己的超級成長階段,因此在這個時候,一款新產品的出現顯然將為投資者再次注入信心。
意義巨大
大數據研究公司Discern Analytics預測部門負責人保羅-薩佛(Paul Saffo)表示:“和所有其他消費電子產品公司一樣,蘋果也希望自己能夠找到下一個大事件。我們認為,下一個大事件或許是由若干個小玩意所拼湊起來的,因為在你已經有了筆記本、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后,你還會做什么?當然是為這些設備購置一些周邊外設!
早期的智能手表可能只是與iPhone相互連接,并實現電話、電子支付以及在屏幕上顯示接收信息這些功能。日前有報道指出,蘋果似乎有意利用特殊玻璃生產廠商康寧(Corning)的可彎曲玻璃“Willow Glass”技術。如果這一消息屬實的話,這一技術的運用顯然會使未來的iWatch更具新意,且可以以弧形的形狀在手腕上擁有更大屏幕。
“這一定會很酷,我們可以利用它干很多事請。而且,這將是一個由應用程序開發者決定其未來用途的開放性發明。智能手表最初的用途之一便是替代藍牙耳機,而在佩戴了這一設備后,所有在街上走的普通人都看起來像個特工,或者像著名漫畫中的至尊神探迪克-特雷西(Dick Tracy)一樣,他曾在1940年代用收發兩用的腕帶式無線電和同事交流。”薩佛說道。
Forrester Research上月在發表的一份研究報告中指出,在2012年期間,有許多企業開始引入為醫療、健身服務的可佩戴式計算設備,這些設備可以通過傳感器追蹤人們的活動,比如Nike+ Fuelband。Nike+ Fuelband腕帶可以記錄和測量人們日常生活中的運動量,它利用加速度測量技術,通過感應手腕的動作傳導不同的活動信息,并展示在 LED顯示屏上。與此同時,Forrester也指出,盡管這些設備極具市場潛力,但在數據質量方面都存在缺陷,而且他們也無法聰明的利用自身所搜集到的數據進行自我學習。
隱私擔憂
除此之外,一個一直佩戴在身體上設備的致命缺陷在于,這樣的設備會使使用者更加容易被追蹤!拔覀兙拖袷且恢槐蛔粉櫟男芤粯!彼_佛說道。
事實上,智能手表是否會比智能手機更加容易追蹤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設備內部所使用的電子零部件,比如GPS芯片等。但好的方面在于,如果蘋果未來的iWatch運行流暢、易于使用并可以幫助用戶完成支付的話,地理位置追蹤問題恐怕還不至于嚇跑消費者。
“美國人總在抱怨自己的隱私問題,但只要給他們提供一個最便宜的小掛件,或一杯免費的咖啡,他們便會毫無忌憚地披露出自己生活中最私密的信息!彼_佛補充道。
現在,擺在蘋果投資者面前的一個問題是“iWatch在現實世界中到底擁有多大的潛力?”。Forrester Research分析師莎拉-羅特曼-埃普斯(Sarah Rotman Epps)指出:“有關蘋果電視的消息去年也曾鬧的人盡皆知,可直到現在蘋果也沒有推出一款蘋果電視。作出以上預測的時間可能有些過早,我也并不確定蘋果是否真的會這樣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