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各國GDP情況(騰訊科技配圖)
騰訊科技訊(小貝)北京時間2月19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經濟學人》雜志日前發表文章稱,IBM、谷歌(微博)和微軟等跨國科技巨頭爭相進入非洲市場,尤其是IBM不僅進入時間早,而且投資力度大。這些公司看中了非洲特有的優勢,希望打開一片全新的市場。另一方面,這些巨頭的進駐也使得非洲走上了IT發展的快車道,甚至在某些方面領先于世界。
以下為《經濟學人》文章主要內容:
馬馬道·恩迪亞耶(MAMADOU NDIAYE)在塞內加爾長大,他的父母“既不貧窮,也不富裕”。他非常喜歡數學,在塞內加爾首都達喀爾Cheikh Anta Diop大學學習的就是這門專業。畢業之后,他在科特迪瓦教書幾年,希望能夠存錢追尋自己在美國學習的夢想。
后來他到了紐約,并在辦公設備連鎖供應商Staples謀得一份工作,以資助自己在哥倫比亞大學的統計學碩士學習。有一次,恩迪亞耶的銷售建議令一位顧客深受感觸,因此對方建議恩迪亞耶向他所在的公司IBM申請一個職位。那已經是15年前的事情了。現在,恩迪亞耶已經返回自己的祖國,成為藍色巨人去年5月份在達喀爾開設的辦事處經理。
IBM信心滿滿
這個塞內加爾辦事處只是IBM堅信非洲將創造數十億美元營收的多個信號之一。IBM對這片大陸一點都不陌生:1911年IBM就曾向南非的鐵路公司出售了第一臺設備,1964年向加納的中央統計局出售了一臺大型機。最近,IBM又向這片大陸投以特別的關注。
2011年7月,IBM贏得了印度移動電話公司巴蒂電信(Bharti Airtel)的一份長達10年、價值15億美元的合同,在非洲16個國家提供信息技術服務。自2011年中期以來,IBM已經在安哥拉、毛里求斯和坦桑尼亞,當然還有塞內加爾建立了辦事處。總體來看,IBM在非洲54國當中的20多個國家建立了自己的存在。去年8月,該公司在肯尼亞首都內羅畢成立了一個研究實驗室,成為IBM在世界上12個實驗室之一。去年2月5日至7日,IBM首席執行官羅睿蘭(Ginni Rometty),以及所有直接向她匯報的高管,共同在南非約翰內斯堡和肯尼亞內羅畢與數十位現有和潛在的非洲客戶見面。羅睿蘭表示,這是她在一年多前接管IBM以來,公司高層首次在紐約以外的地區聚首。
科技巨頭爭相挺進
或許藍色巨人領先一步,但它絕不孤獨。上個月,谷歌董事長埃里克·施密特(Eric Schmidt)對撒哈拉以南的一些非洲城市進行了為期一周的訪問。他非常看好內羅畢,并稱這座城市“已經發展成為一個重要的科技樞紐,并有可能成為非洲的領導者”。法國移動運營商Orange和中國互聯網搜索引擎百度最近在非洲和中東地區聯合推出了共同品牌的智能手機。Orange還贊助了今年在南非舉辦的非洲國家杯足球賽。在2月10日舉行的決賽當中,尼日利亞隊擊敗布基納法索隊,奪得冠軍。
本月,已在14個非洲國家開設辦事處的微軟公司,又推出了一款面向非洲多個市場銷售的智能手機。這款手機由中國的華為公司生產,使用微軟全新的操作系統。
在肯尼亞,微軟計劃利用太陽能和“空白空間”,也就是空閑的廣播電視頻段,向尚未通電的地區提供寬帶服務。微軟非洲業務總經理費爾南多·德索薩(Fernando de Sousa)表示,一年之內,非洲的“大裂谷”地區將有6000人接入互聯網。微軟還在其他地區制定了類似的項目。從去年10月份開始,微軟在埃及和南非為程序員開辦了“應用工廠”。
市場研究公司IDC分析師馬克·沃克(Mark Walker)表示,在過去三四年時間里,跨國公司采用了“全新的策略”,他們“有了更加切身的利益:投資于本地民眾,實驗恰當的知識轉移,并投資建立本國辦事處”。現在這些公司更加長遠地駐扎在這里,而不是在遭遇一兩個糟糕的季度之后便匆匆撤離。
非洲的主要吸引力在于,在較富裕地區發展陷入停滯的情況下,非洲仍在不斷發展。非洲的人口潛力同樣不容小視。隨著美國、歐洲和中國逐漸老齡化,非洲還擁有大量處于工作黃金時期的勞動力。盡管技能不足,但是數量富余。麥肯錫全球研究院的報告顯示,2002年只有32%的非洲人接受過第二級或高等教育,但到2020年,這個比例將提升到48%。這片大陸還可以召回移居國外的學術精英,例如恩迪亞耶,以及在IBM內羅畢實驗室工作的尼日利亞首席科學家尤伊·斯圖爾特(Uyi Stewart)。
本地發展意愿強烈
一些國家更為富有,更加穩定,或者更加迫切地希望發展IT產業,其中肯尼亞可能是最為迫切的。2006年,由于對一項在非洲大陸東海岸部署光纖的地區計劃進展緩慢感到沮喪,肯尼亞與阿聯酋就自己國家的光纖連接進行了談判。2009年,來自海灣地區的光纖部署完畢。而地區性的光纖連接在第二年開始,肯尼亞仍然是成員之一。
肯尼亞信息和通信部常務秘書長、負責從海灣地區引進光纖的比坦戈·恩德莫(Bitange Ndemo)表示,他希望“在很短時間內”,IT在肯尼亞GDP中所占比重能夠從現在的大約5%提升到35%。他還希望工作人口能夠從農業大幅轉移到這個領域,“但是政治人物必須有這個意愿”,恩德莫說。
要想創造新的市場并從中盈利,科技公司必須身處本地。IBM研究主管約翰·凱利(John Kelly)表示,該公司1995年在中國、1998年在印度設立實驗室之后,“我們發現這些實驗室創造了只有在本地才能出現的創新”。例如,IBM印度實驗室創造了一種“會說話的網絡”,專門針對那些持有廉價手機的文盲用戶。
內羅畢實驗室的其中一個早期挑戰就是交通。這座城市交通信號燈和攝像頭數量很少,因此極其擁堵。乘車人的手機信號可以追蹤交通情況,但是決策者們幾乎沒有與之配合的數據。IBM實驗室將挖掘其他數據來源,例如安全攝像頭,雖然這些攝像頭并不是針對道路設計,但它能夠捕捉道路圖像。隨后,IBM將所有數據整合起來,供決策者控制交通,并決定在哪里修建更多的道路。
內羅畢實驗室預計會很快贏得自己的地位。約翰·凱利表示,中國和印度實驗室用了十年時間才在技術和商業上做出重大貢獻,而肯尼亞的這個實驗室預計會快得多。他表示,這個實驗室取得了良好的開局,借鑒了東京實驗室的經驗來解決交通問題。
非洲走在世界前列
在很多領域,例如醫療、教育和水資源,以及交通,政府顯然是IT公司的重要客戶。但是私營客戶同樣重要,尤其是電信和金融領域。對于很多非洲人來說,手機是他們擁有的第一部計算機,這是連接二者的橋梁。
對于西方人來說,“移動銀行”是用一種新方法來做舊事情。而對很多非洲人來說,這是一種做新事情的不二選擇。肯尼亞的M-PESA就是一個通過手機轉賬的系統,這也是當地人每天都會用到的可靠方法。Equity Bank是一家快速發展的銀行,大多數客戶從未有過賬戶,但這家銀行伴隨著移動技術成長起來。Equity Bank首席執行官詹姆斯·姆旺迪(James Mwangi)表示,他的客戶可以在移動過程中使用其54種產品中的任何一種。對于科技公司來說,這意味很多方面的需求增長:可靠的網絡連接、軟件、支付數據分析、借貸與償還,以及數據中心。
科技公司表示,他們非常愿意為小企業服務。微軟曾宣布了一個名為SME4Afrika的項目,旨在為100萬家中小企業提供互聯網服務。德索薩指出,科技還能夠將非正式企業發展成為正式的經濟體。以軟件、計算能力和在線存儲為服務,只為自己需要的商品、在自己需要的時候付費,有助于將大量小型非洲企業的IT支出控制在預算范圍之內。恩迪亞耶說:“云計算就是為非洲而發明的。”
凱利的表態更加大膽,他將非洲的崛起與“大數據”聯系起來。IBM針對世界如何應對大量數據提出的解決方法是“感知計算”。感知計算機無需獲得詳細的指令,即可利用大量的數據和使用統計分析,回答復雜的問題。作為IBM在這個方面的首次嘗試,超級計算機“沃森”已經非常聰明,它甚至能夠在美國電視問答節目《危機邊緣》(Jeopardy)中擊敗人類選手中的冠軍。然而,“沃森”這臺超級計算機的真正目的,并不是在電視上展示自己的能力,而是從天文望遠鏡中篩選數據,或者提供醫療診斷。
凱利認為,非洲有機會領先一步,率先進入這個計算新時代。它可以直接跳躍到科技前沿,無需擔心舊系統能否解決它所制造的數據。內羅畢的東非天主教大學(Catholic University of Eastern Africa)即將成為IBM實驗室的所在地。在這里,一位肯尼亞人問凱利,“你會不會把沃森帶到非洲?”是的,他回答說,如果有人建議它可以用來解決什么問題的話。恩德莫也發言說:“讓我們在9個月之內把沃森帶到這里吧。”非洲面臨著足夠的問題,而計算能力有助于非洲解決這些問題。
【想看更多科技獨家爆料嗎?關注騰訊科技微信官號吧!每晚8點還有美女主播為你趣說科技。(微信號:騰訊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