渾水公司創始人卡森-布洛克(騰訊科技配圖)
每經記者 楊可瞻 實習記者 曾慈航
近年來,以調查并挖出上市公司問題而聞名的渾水(MuddyWaters),重創了多家在美上市的中概股,近日,有外媒捅出,渾水掀起波瀾的 “秘密武器”,竟是證券交易協會(SEC)網站。
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普通投資者如果想獲得這些資訊也不難,只需要在SEC網站上輸入要關注的公司名稱,就可以獲得相關信息,并據此做出推斷。不同的是,渾水的信息和分析更易讓投資者信服。
SEC網成信息源
彭博社2月19日報道,曾讓中概股損失了數十億美元的做空高手——渾水公司,其實還受益于“秘密武器”,那就是美國證券交易協會(SEC)的官方公開網站。
SEC的公司財務專家與公司的管理層會就監管文件披露的完整度通過郵件進行聯系,現年36歲的渾水公司創始人,卡森·布洛克(CarsonBlock)稱,他是此類郵件的一名熱心讀者。
事實上,SEC網站的郵件通訊制度,多次幫助卡森及其渾水公司對多家上市公司進行打擊。其中包括了綠諾科技 (RinoInternationalCorp.)與分眾傳媒控股有限公司(FocusMediaHoldingLtd.)這些來自中國的企業。
在渾水看空分眾傳媒的過程中,SEC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據彭博社報道,SEC曾查看過公司之前的收購業務,并給公司發過多封詢問郵件,分眾傳媒之前將新收購的6家廣告業務公司取消并將其以折價的形式轉回給擁有者,故被要求對這些損失進行披露,并對這種模式進行解釋。
卡森在閱讀到這些要求分眾傳媒給出更多披露的郵件之后,認為監管人員已經發現此項交易是可疑的。之后,渾水公司給出了看空報告,警告投資者應該擔心一下這些錢的真實流向。并且,渾水公司認為分眾傳媒根本就沒有購買6家廣告業務公司。但分眾傳媒之后曾針對渾水公司的指責給予了回擊,并拿出了相關證據來表明自己的確收購了這六家廣告業務公司的境外控股公司。
除了分眾傳媒一例,其實,早在2007年,SEC就盯上了綠諾科技,彭博報道稱,當時SEC曾就綠諾科技的財務人員的離開對其進行了盤問,并要求綠諾科技公布其與檔案中的專業人員之間的糾紛,但綠諾科技堅持聲稱沒有發生這樣的情況,之后,SEC又告知公司,倘若審計員表示“無法確定公司是否能夠持續經營下去”,那就需要對這一點進行公布。綠諾則修改了一份檔案并表示,審計人員除了在公司能否持續經營下去這個問題上有異議外,并沒有對公司的財務報表提出什么異議。
約4年后,SEC停止了綠諾科技股票的交易,理由是“綠諾科技并沒有告訴投資者,被雇來調查公司是否有舞弊行為的調查人員已經離開。”而卡森則在2010年拿出了他的看空報告。而這份報告,也吸引到了那些沒有重視SEC郵件往來的投資者的注意力。
普通投資者均可“效仿”
雖然渾水公司從SEC網站受益頗多,但卡森也并不是只會跟在SEC后面做事后諸葛亮,他曾認為綠諾公司存在著“兩本賬”的情況,在閱讀了綠諾科技公布的的中文版文件后,卡森發現這家公司2009年在中國報出的利潤居然比在美國報出的利潤少了94%,卡森在其2010年的報告中提到,“事實上,公司的收入還不到1500萬美元。”而SEC直到2011年4月才宣稱,“綠諾公司存在著兩本分離且存在重大差異的公司賬簿。”
對于SEC與公司之間的郵件通訊,卡森肯定了其對于了解上市公司經營的作用,“在投資的世界里,剛剛公布的信息總是更有價值,SEC的通信內容有時可以給市場拉響紅色警報,越是更快發布這些信息,就能讓更多的投資者獲取信息然后做出投資決策。”
資料顯示,成立于1934年的美國證券交易協會,旨在幫助當時處于蕭條期的美國資本市場恢復信心,SEC每年會檢查約4000家公司,對于那些熱點行業還會傾注更大的注意力,在發送超過一個月之后,公司和SEC直接的郵件溝通內容就會公布在SEC的公共網站上。通過這種方式,許多公司不得不選擇修改文件或新增更多披露以便能讓投資者知曉重大風險。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登錄SEC公共網站后發現,普通投資者只需要在網站上方搜索引擎里鍵入想要關注的公司名稱,即可在目錄中輕松查閱到公司是否有修改其在SEC的檔案(SECFilings)內容等逐項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