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科技訊(婁池)3月8日消息,在Teradata天睿公司全球合作伙伴計劃首席分析官Bill Franks看來,大數據并不是一個商業包裝,而是即將改變全世界多個行業的重要工具,自己撰寫《駕馭大數據》這本書的主要目的就是要提醒大眾,大數據時代真的已經來了。
顯然,大數據這一變革并非一蹴而就,而仍處在穩定的量變階段。某種意義上,Teradata天睿公司的業績本身就能證明這一行業確實正在增長,截至2012年12月31日,Teradata天睿公司第四季度營收為7.4億美元,同比增長10%。2012年全年營收為26.65億美元,同比增長13%。
Bill Franks認為,對企業來說最困難的事情不在于怎么來做選擇、來實施大數據分析,大數據與傳統的數據相比,需要去改變企業流程與文化,先行者將會保持領先,而跟隨著將會錯失機會。現在大數據的炒作確實已經到了頂峰了,但炒作的下面也有數據價值的存在,企業應該敏感地抓住這一機遇。
大數據的泡沫與真實價值
不知不覺間,大數據熱潮席卷了整個IT產業,與其他種種風潮一樣,大數據也存在著商業性的夸大和炒作。2011年惠普出價是103億美元收購了Autonomy,最終這筆投入被視為非常失敗的收購。對于這種現象,Bill Franks表示,大數據泡沫的破裂是一件好事。
他表示,現在大數據的炒作確實已經到了頂峰了,但炒作的下面也有數據價值的存在。炒作的泡沫破裂是一件好事,以上世紀90年代的互聯網泡沫破裂為例,當時大量的人力和資金被投入互聯網領域,此番景象就像今天的現在大數據。但隨著互聯網泡沫破裂,產業有了一些動蕩,但泡沫破滅后真實的價值體現出來,互聯網最終還是改變各個行業或者每個人。
大數據熱潮也是一樣,即使話題的炒作會冷卻,但是大數據分析的價值會繼續下去,重點是如何采取正確的策略、流程和方法去從大數據分析中獲得價值。應該更多地專注一些建設的東西,比如需要哪些投資,需要培養哪種技能去實施大數據應用等。
他認為,大數據領域確實有些收購有估值過高的情況,但并不意味這種收購就沒有任何價值。幾乎所有的數據都有其遞增的價值。盡管數據的價值有時被高估了,但就大數據整體而言,它會給我們帶來極大的影響。
大數據的核心并不僅僅是技術
Bill Franks對諸多大數據的宣傳中刻意強調技術門檻并不滿意,他認為,90%以上的企業可以用他們90%的現有需求和技術、工具來解決現在的大數據問題。大數據真正可以解決的問題不是技術問題,而是人、文化、流程或者基礎設施。
他強調一點,自己撰寫《駕馭大數據》這本書不是為了對Teradata進行推廣,主要是希望幫助人們去面對這種大數據時代,是面向整個行業、大眾的一本書,也不是要通過這本書要來關注Teradata自己的業務流程或者具體產品,而是提供一種針對整體大數據的做法和想法。
他介紹,最困難的事情不在于你怎么來做選擇、來實施大數據分析,而是決定采用什么樣的方法來更好地發揮大數據的價值,而且能夠改變它的流程。與那些傳統的數據相比,大數據需要去改變流程與文化,很多企業不愿意去改變傳統的方式,但競爭對手可能就領先一步去做,幾年之后再去跟上去做的話,就會錯失很多機會。
據悉,在《駕馭大數據》一書里,Bill Franks刻意強調了文化和理念,并提出一個“分析創新中心”的概念。他認為,依靠創新中心,企業拿出少量預算、人力資源、技術資源等做一些存在一定風險和結果尚未確定的小實驗,可以用最小的代價實現文化的轉變,進而適應大數據時代的節奏。
給中國企業的忠告
對剛剛涉入大數據浪潮的中國企業,Bill Franks舉了一個沖浪的例子來加以忠告:
“過去30年我可能在同一個海灘上,同樣的浪潮進行沖浪了。后來,我換一個新的海灘,面對一些新的浪潮的時候,我就需要用一種新的方式去沖浪,需要使用新的沖浪板,但由于我過去30年的經驗,很快就能適應新的浪潮。對人員的培訓也是這樣的,過去有一些數據分析經驗的人才,只需增加一些新的對大數據分析的培訓也能很快上手”。
他還談到,在大數據的分析里面有國際通用的語言,在任何地方都可以適用。各個國家之間真正的不同,就是監管問題。在歐洲、美國、中國有不同的要求對待隱私權的問題,真正的整體分析方法和架構應該是都一樣的,只不過是具體的分析方式是建立在整體的監管策略之下來進行的。
他還強調,國內的企業跟美國比較,有一個很重要的特性就是人口基數的區別,中國消費群體所產生的這種數據量,與國外相比不可同日而語。中國在數據量上、復雜度上應該有相對不同的地方,Teradata可以為國內的客戶提供更加專注的數據分析服務和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