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科技 羅松 3月9日報道
當老板不再像禿鷹一樣盤旋監督,員工還會努力工作嗎?屢出風頭的雅虎CEO梅耶爾,再次招致覆天口水——所有在家辦公的員工,要么回來,要么走人。
“雅虎已經下了信息高速公路。”在硅谷這種一直以靈活彈性著稱的頂尖科技大本營來,消息一出便如巨雷擊中業界敏感神經。過去的六年中,在家上班的美國人增長了近75%之多,梅耶爾此舉似乎稱之為忤逆大勢也不為過。
就在人們驚愕之余,另一家行業巨頭“頂風行事”。零售大鱷百思買決定取消彈性辦公政策。相比雅虎僅不許在家辦公外,百思買更要求所有正式員工必須到公司總部所在地明尼蘇達州里奇菲爾德辦公。
媒體總是擅長鼓吹和放大,他們只看到雅虎“取消在家辦公”,卻無意識地忽略了聲明中的“這種做法只是目前對雅虎是正確的”。遠程協作技術不斷突飛猛進,使得在家辦公日益普及,逆潮和異議也伴隨而起。
事實上,科技圈沒有所謂絕對的好與壞,只有適合與不適合,“在家辦公”亦是如此。
在家辦公:愛恨交織
一組數據顯示:如果美國有5000萬人每周一半的時間在家辦公,每年的“收益”將為——減少1000萬輛汽車出行,溫室氣體排放量減少0.51億噸;節省石油2.8億桶,以每桶100美元計折合人民幣1747.2億元;減輕對交通基礎設施的壓力,減少路面旅程91億英里,相當于172365輛汽車駛完8.5萬公里高速公路總里程;避免交通傷亡事故77000起;節省的通勤時間,將為上班族賺到2周左右的假期。
如此看來,在家辦公可謂利國利民。不斷擴容的城市正在增加人們從家里到辦公室的距離。調研數據顯示,中國上班族每天平均有42分鐘花在路上,而且仍在增長。遙遠的上下班距離和擁堵的交通,占據了人們工作之外的大量時間。對于分秒必爭的科技公司來說,節省下來的時間用于工作遠比浪費在不確定的行程上更有效益,早起的鳥兒有蟲吃。
事實上,不斷飆升的辦公成本也讓不少企業意識到:讓員工“在家辦公”是一個值得考慮的選項。以上海為例,盡管寫字樓存量已經高達500萬平方米,但甲級寫字樓平均租金持續走高,每天每平方米的租金基本都在8元人民幣以上。。Unwired Venture公司首席執行官Phillip Ross在一個調查報告中說:“現在,辦公室的使用率通常只有45%,保留空蕩的辦公桌并不明智,越來越多的人將認可移動辦公模式是高效而且可持續發展的辦公模式。”
如果說節省時間和空間只是浮于表面不足掛齒,那么留住人才、提高業績應該會讓不少公司眼前一亮。“我們看不出員工離開辦公室辦公有什么負面影響,員工也反映說在家有更好的工作態度和更高的滿意度,并且他們的離職率下降了50%。”斯坦福大學的一份研究報告稱。大多數采取在家工作方針的企業都發現,他們的遠程辦公員工效率依然出色,甚至比在辦公室上班時更好。百思買、英國電信、陶氏化工和許多其他企業都發現,他們的遠程辦公員工效率提高了35%到45%。
此外,遠程協作辦公技術使得固定辦公場所的重要性日益減弱。以IBM、AT&T和Sun為例,這些公司會通過撥號的方式建立虛擬辦公室,并且鼓勵員工至少在部分時間里到公司來上班。戴爾的總部在美國已經大規模實行在家辦公超過一年。智能手機、平板電腦、云儲存、第三方程序接口、社交網絡和地理位置應用等一系列智能應用,加上大量移動自動化辦公(OA)解決方案提供商的出現,已基本能夠解決在家辦公的技術問題。
與在家辦公這些可觀可感的優點相比,其為人詬病的暗瘡更多是出于主觀感受。事實上,如果沒有把相應的技術和規章制度落實到位,就允許大量員工在家辦公,將使管理陷入混亂。
雅虎人力資源總監在發布聲明時稱:“很多絕妙的想法都是在咖啡廳或者走道的閑聊中產生的,遇到不同的人,即興地聊天,想法就產生了。家庭辦公通常都是以犧牲速度和質量為代價。要成為‘一個雅虎’,首先我們至少要待在一起。”在一些公司眼里,允許在家辦公會破壞團隊協作。惠普和英特爾就曾以此為由不再允許員工遠程辦公。2006年,惠普停止了數百名IT員工的遠程辦公方案。2008年年初,英特爾也開始要求其IT部門一半以上的遠程辦公雇員,每周必須至少4天到辦公室報到。
在家辦公的普及,客觀上造成了線下社交趨近于零。一些專家認為,由于沒有社交群體,員工的視野和思路都會受到制約,而且在公司縮減規模時,比較容易遭裁減。有趣的是,研究還發現,在家辦公時,工作與生活的界限日益模糊,工作往往會滲透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這也會導致員工承受更大的壓力,健康和工作效率會大受影響。
“看得見”會產生“價值的錯覺”。傳統的評價體系,并沒有因為辦公方式的變化而得到及時調整,這將是在家辦公潮流的一個阻力。或許聰明的員工在家辦公時會不時向老板匯報工作的進度與情況,以打消老板的不良遐想,但老板們往往還是會認為那些在辦公室工作的員工更為可靠和勤奮。百思買等一些公司嘗試僅從業績表現上去評判員工,但這并不容易。
雅虎忤逆?因地因時制宜
在家辦公自身極強的個人性特征,使得企業在制定舉措時需統籌而論。短期內,在家遠程辦公注定只是辦公室的一個補充,不可能成為絕對主流,但技術的發展使之成為了不可逆轉的大潮流。市場研究公司益普索和路透社進行的調查顯示,全球約五分之一的員工經常在家遠程辦公,近10%每天在家遠程辦公。但是,拒絕在家辦公并不意味著不前衛、不具創造性或者效率底下,不管是個人還是企業,都需因地因時行動。
從企業角度來看,梅耶爾此舉看似剝奪員工特權,其實卻是雅虎這家早就問題重重的公司正在為了重振雄風而努力。芝加哥招聘公司LaSalle聯合創始人湯姆·金貝爾(Tom Gimbel)“如果梅耶爾走進空空蕩蕩的公司,但她發現雅虎仍在業內處于領跑位置,那么沒有任何問題。但現在的問題是梅耶爾發現雅虎早就不是領跑者了,企業文化急需改變。”
當整個公司處于危機之中而你想改變企業文化時,最基本的一個前提需要員工實實在在的出現,面對面的交流所產生信息量是最大的。無論是改善產品開發流程,開始扭轉士氣與文化,倘若員工不在公司工作,就很難恢復雅虎的活力。每一天,企業都必須根據自己獨特的情況進行各種評估,并作出艱難的決定。雅虎的政策調整是否能夠收到預期的效果必須過一段時間才能了解,在得出結論之前,因為梅耶爾對現狀不滿,做出了大膽的決定而批評她,顯然是有失偏頗的。
具體到公司內部,在家辦公也應根據職位特點作出相應調整。諸如人力資源總監等管理人員需要經常坐在辦公室里,因為只有人在公司才能和員工面對面溝通,同時更有效率地開展工作。而對于企業的高級管理人員來說,最好還是留在辦公室。因為高級經理的工作實際上是由大量簡短、頻繁而未事先安排過的互動構成。坐在同一個辦公區,溝通就會更容易完成。
個人自控力的強弱也直接關系到在家辦公的推行。美國紐約倫斯勒理工學院的一項研究顯示,對家庭與工作間本身就存在矛盾的人來說,在家辦公可能比出門上班更容易精疲力竭。工作與家庭需求的矛盾越大,人們越會感到精疲力竭。而對于那些善于平衡家庭生活和工作的人來說,在家工作是一個不錯選擇。有些人會對工作和生活設置出明確的界限,包括空間和時間上的,這樣就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打擾。
遠程辦公的短板需要強大的企業文化和個人自制力來彌補。任何管理良好的公司,都具備這樣的基礎:員工都愿意取得更好業績,管理者也相信員工并找到激發員工激情的最佳方式。
長遠趨勢來看,技術的發展正在不斷顛覆著傳統認知,工作效率如何未來更多將由工作成果決定,不是工作時間,更不是工作場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