螞蚱火箭(騰訊科技配圖)
騰訊科技訊(迭影)北京時間3月10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在美國德克薩斯州舉行的SXSW大會上,SpaceX和特斯拉(Tesla)創始人埃隆·馬斯克(Elon Musk)在主題演講中,討論了他的兩家公司,并表達了自己希望有朝一日造訪火星(可能只是單程旅行)的愿望。而演講過程中最大的亮點,莫過于一段“螞蚱火箭”(Grasshopper rocket)垂直起降的視頻。
據悉,SpaceX“螞蚱火箭”視頻,于一天半之前錄制。SpaceX公司將開發可反復使用的火箭,視作公司的重要任務,花費只相當于美國航天局(NASA)傳統任務成本的一小部分,卻能夠讓火箭安全重返地面,就像直升機起降一樣簡單。此前,馬斯克曾經表示,該測試是其“獵鷹9號”(Falcon 9)的第一階段,將實現火箭的可重復利用,節省機載設備成本。
根據SpaceX此前的聲明,垂直起降落(VTVL)“螞蚱火箭”,能夠“竄升至”80.1英尺的高度,并且盤旋約34秒,隨后采用閉環矢量推力和油門控制成功完成降落等動作,這一過程比以往的方法都要準確。
這已經是Grasshopper的第四次試飛,而可喜的是,每一次它都能飛得更高。馬斯克認為,這個項目將允許設備在經歷“全部超音速過程之后,完好的返回地面”。
SpaceX任務背后一個重要理念,就是在未來探索太空需要更高的性價比。而像SpaceX這樣的商業公司,將會從根本上改變將運載火箭的運行方法。
此次談話由《連線》雜志前主編克里斯·安德森(Chris Anderson)主持。馬斯克還透露,SpaceX公司希望能夠在德克薩斯州,建立一個新的發射設施。目前,這家公司在佛羅里達州卡納維拉爾角(Cape Canaveral)以及加州范登堡空軍基地(Vandenberg Air Force Base)設有設施。
馬斯克表示,他對德克薩斯州議會批準這一建議充滿信心,而一旦得到批準,SpaceX將在明年開始建設,并在兩三年之內,開始發射。
特斯拉和《紐約時報》大打口水戰
近日,馬斯克還卷入了和《紐約時報》的一場口水戰之中——后者對特斯拉的Model S發表評論,并描述了電池問題。記者在評論中指出,這款車的電池在行駛過程中“早夭”,而造成這一故障的原因,很可能是由于東海岸長途旅行時寒冷的天氣,以及較低的溫度。但是馬斯克則駁斥了《紐約時報》的報道,并指責記者沒有遵照使用指南,設備日志和發布的文章存在差異。
而在SXSW大會上,馬斯克繼續對這一插曲的不滿,他認為,《紐約時報》最初的報道是“違背了低級的職業道德”,但是記者并不是故意誤導公眾的。不過他仍然表示,這份報告沒有良好的“誠信”。
盡管被稱為汽車公司,但是更準確地講,特斯拉更像是一家涉足汽車制造業的電池公司。特斯拉的首席產品官兼CEO埃隆·馬斯克,對電池知識非常了解。 此前,在波音公司受到787夢幻客機(Dreamliner)鋰電池故障問題困擾的時候,馬斯克曾希望對這家航空業巨頭提供幫助,以解決這些問題。
他在訪談過程中,解釋了自己的想法,他表示,飛機電池尺寸太大,但是狹小的空間,卻難以避免它們之間出現“熱級聯”(thermal cascade)傳播。馬斯克認為在理想情況下,波音787應該使用更小的電池,從而能夠在減少電池間距的情況下正常工作。不過他遺憾地注意到,波音對他提供的幫助并不買帳。
火星
而訪談過程中,馬斯克談到了他對火星旅行的期待——有朝一日,人類或許能夠離開地球,成功到達火星。他認為,能夠離開地球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因為再過5億到10億年,由于我們的太陽持續膨脹,地球會逐漸過熱,不再適宜人類居住。
馬斯克表示,自己希望有機會參與到火星任務之中——甚至如果他的公司,能夠在離開他的情況之下繼續生存,那么自己愿意待在那片陌生的土地上。事實上,他指出,自己很清楚這樣的任務完成之后,并不一定能夠返回地球。不過他表示,希望確定現在的火箭技術,起碼能夠將他安全、成功地送到火星——“我想死在火星上,不過當然不是一頭撞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