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科技訊(湯姆)北京時間5月13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今年早些時候,加拿大老牌手機廠商試圖通過發布兩款搭載“黑莓10”操作系統新機的方式挽救自己搖搖欲墜的智能手機業務。對此,《巴倫周刊》特約撰稿人蒂爾南-雷(Tiernan Ray)日前就刊文表示,兩款“黑莓10”新機雖然肩負公司復興重任,但就算最終沒能取得成功也無傷大雅。因為黑莓正在通過全力打造企業軟件服務業務的方式為公司開辟“第二戰場”,該公司甚至希望借此吸引潛在買家展開并購。
以下是文章主要內容:
當iPhone在2007年首次問世時,為數眾多的“精明”投資者均認為蘋果的這一最新產品將無法打入企業市場。因為當時的企業白領喜歡他們手中的黑莓,公司的IT人員也喜歡自己從黑莓手中購買的軟件技術。
總而言之,當時的RIM絕對是IT人士的最親密伙伴。
6年后,智能手機已經在消費者中全面普及(請注意,我說的是“消費者”)。但那些十分重視個性化使用體驗的個人用戶已經把曾經的黑莓設備丟進了垃圾箱,并開始更多的選擇諸如蘋果iPhone或者搭載谷歌(微博)Android操作系統的設備。
現在,當初的Research In Motion已經正式更名為黑莓公司,更名之前的RIM不僅失去了自己巨大的銷量和市場份額,就連一直十分鐘情于RIM的企業客戶也開始逐漸拋棄這家老邁的加拿大公司:許多公司已經在使用其他品牌的軟件管理公司員工的設備。
第二戰場
今年早些時候,黑莓試圖憑借Z10和Q10兩款全新機型重振雄風。不久后,該公司又通過試圖在企業IT軟件市場恢復自己統治地位的方式開辟了第二戰場。看好黑莓股票的分析人士認為,黑莓企業服務器(BlackBerry Enterprise Server)軟件的復興將成功推動公司股價迎來上漲,并預計黑莓股價有望在12個月內,從最近的15.54美元漲到20美元,甚至是每股30美元。
在本周舉行的“黑莓世界”大會上,黑莓預計將發布最新版本的BES 10 IT管理套件,該軟件不僅可以管理黑莓手機,還可以同時管理iPhone以及三星和其他設備廠商的Android設備。分析人士預計,黑莓今年的營收有望達到130億美元,其中有三分之一將來自其移動設備網絡服務業務。
對于黑莓來說,這是一場不折不扣的“逆風戰”。因為在目前多數人眼中,美國加州的Good Technology公司已經成為了這一領域的領軍企業,其他的有力競爭對手還包括AirWatch和MobileIron這些公司。
據美國市場研究公司Gartner的數據顯示,跨平臺移動設備管理市場去年的規模為7.84億美元,而今年這一市場規模將有望超過13億美元。不過,黑莓最大的契機還在于,隨著移動化浪潮的不斷深入,該公司將有望統一管理全球企業的計算設備。
全球四大會計事務所之一普華永道(PricewaterhouseCoopers)監管技術策略與創新負責人克里斯-柯倫(Chris Curran)表示:“我們目前仍處于企業移動平臺市場的1.0階段,但我們的目標是成為企業移動應用領域的未來平臺。”
競爭與挑戰
目前,Good Technology及其他一些公司正在努力幫助IT管理人員解決一些基本問題。比如,由于員工往往會在自己的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中安裝許多游戲和社交應用,因此當使用這些設備收發企業電子郵件、查看內部文檔時可能會面臨一定的風險。
與此同時,黑莓現在所面臨的挑戰在于,除了自己的黑莓手機外,該公司在BES這些企業管理軟件上并沒有太大的名氣。對此,美國市場研究公司Gartner分析師菲爾-雷德曼(Phil Redman)就表示:“你不應該將黑莓視為移動設備管理市場的一部分,因為他們沒有多少市場份額。”
這也就意味著,當今黑莓服務營收幾乎完全來自黑莓自己的設備管理服務。
初創企業AirWatch現在擁有6500家采用各類設備的客戶,近期該公司剛剛獲得了2億美元風投資金,目前市值已經超過10億美元。AirWatch董事長阿蘭-達比瑞(Alan Dabbiere)表示,BES現在還缺乏安全地管理iOS和Android設備的能力,其中就包括FIPS 140加密標準的缺失。
“他們落后于iOS和Android就是因為他們沒有這些功能。”達比瑞如是說道。
該領域另一家知名企業MobileIron目前大約擁有4500家客戶,并獲得了1億美元融資。有消息指出,全球五大零售商中的三家都在使用該公司的技術。MobileIron首席執行官鮑勃-庭克爾(Bob Tinker)表示:“這個市場中不存在什么老牌巨頭,而黑莓和Citrix Systems正在努力為現有軟件增加一些新功能。”
需要指出的是,黑莓當前面臨的另一個問題在于:由于該公司智能手機業務的不斷下滑,許多企業用戶可能根本不會考慮使用他們的平臺。當然,現在的黑莓也并非一無是處。比如,黑莓“網絡運營中心”(network operations center,以下簡稱“NOC”)就可以為用戶提供私有網絡服務,因此該服務多年以來一直被視為黑莓電子郵件的金牌增值服務之一。
BES和NOC用戶均認為,黑莓企業業務負責人彼得-德文伊(Peter Devenyi)可以有效鎖定包括iPhone和Android在內的各類設備,并通過使用單一通訊輸出端口的方式大大減少設備存在的后門漏洞以及被黑的幾率。
未來潛力
當然,為了吸引更多企業用戶的目光,黑莓同樣做出了很大讓步,就比如免費提供BES軟件、不再征收年內升級黑莓10用戶的設備網絡升級費。幸運的是,黑莓BES軟件目前已經吸引了一大批頗具聲望的早期用戶,其中包括Skadden, Arps、20世紀福克斯(20th Century Fox)以及4600家正在對這一軟件進行評估的公司。
外界分析認為,即便最后只有一小部分的公司選用黑莓NOC或者BES服務,該公司股價也將得到大幅提振。長期追蹤黑莓股票的美國投資銀行Jefferies & Co分析師彼得-米塞克(Peter Misek)給予該股“買入”(Buy)評級,雖然他不認為黑莓有望在智能手機大戰中全身而退,但考慮到該公司在全球范圍內的5億企業移動郵件用戶,米塞克依舊十分看好該公司的表現。因為只要這5億企業移動郵件用戶中有10%愿意使用年費為100美元的黑莓NOC服務,該業務就可以給黑莓帶來50億美元的營收。
具體來說,如果按照42%的營業利潤率計算,黑莓的每股收益將達到2.5美元。然后,在按12倍的市盈率計算后,黑莓股價將達到30美元。此外,由于其每年可以穩定獲得50億美元營收,該公司顯然將吸引不少潛在買家的注意。有分析稱,微軟就希望通過收購黑莓來提升公司在移動領域的競爭力。
《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曾在今年3月報道稱,Good Technology已經開始與銀行人士接觸,并洽談IPO事宜,而該公司的估值將達到10億美元左右。或許,我們即將通過Good Technology的IPO知道一支移動設備管理公司的實際股票價值。
就目前而言,黑莓股價的具體走向將主要取決于Z10、Q10以及其他即將發布機型的市場表現,但該公司的網絡業務表現也同樣值得人們關注。畢竟,在這樣一個日益復雜的移動世界中,網絡業務將極有可能即將展示出自己的真正價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