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婁池
1835年,一艘名為小獵犬號的考察船在環游世界的途中停靠在了太平洋上的加拉帕戈斯群島,船上的生物學家達爾文在目睹了島上遠離大陸單獨進化的多種動物后,與上帝分手,開始撰寫《物種起源》。
今天的日本,有一個專有名詞叫做“加拉帕戈斯綜合癥”,意指日本企業在孤島狀態下的創新,往往難以適應大陸的環境。日本電子行業正是這一病癥的典型,盡管消費電子產品集成了種種先進技術,但是離開日本的特有環境,往往無法獲得生存空間。
盡管轉型一詞已被無數日本科技企業反復提及,但直到今天,仍未有多少成功案例出現。在消費電子業務之外,亦有日本企業嘗試從企業級業務入手,用賣整體解決方案的方式繞開“加拉帕戈斯綜合癥”,以中國等新興市場為目標開啟轉型之路。
富士通就是其中一員,該公司集團大中華及全球事業支援部門執行常務董事、大中華區總代表森隆士向騰訊科技表示,富士通希望向中國市場輸入更多的ICT解決方案,他們已將大陸地區的51家富士通關聯企業將打破各自為政的局面,嘗試通過統一出口來提供服務。
孤島上的解決方案
將一個便攜終端系在寵物的項圈之上,就可以通過云計算向主人的個人終端上發送寵物的步速、心跳和身體情況乃至精神狀態,這就是富士通論壇2013上最新發表的“寵物云”技術,在場的工作人員向騰訊科技介紹,這一技術與目前國際上流行的數字手環等個人健康終端如出一轍,只不過富士通在個人健康服務尚未普及之前,就利用大數據技術建立了寵物健康模型。
將一張中間鏤空,四周帶有固定色塊的卡片蓋在臉上,再相關把手機拍攝的照片傳到服務器上,幾秒鐘之后手機就會收到皮膚色素的得分和美白方案,這種依靠手機來進行化妝品推銷的系統并不復雜,工作人員介紹,照片上傳到服務器端后,遠程服務器會根據固定色值計算出中間鏤空部分皮膚的色值,而不會受到不同光纖、手機像素和其他因素影響。
這只是富士通在其2013論壇上展示的諸多解決方案中對中國媒體中最據的吸引力的兩個,與大多數中國人對富士通只有消費電子產品的印象不同,在這次展會上,包括數字醫療、數字教學、數字農業、乃至Saas、Paas等多種解決方案都有展現,據森隆士介紹,富士通在諸如教育、交通、制造業、醫療、環境等眾多領域擁有豐富經驗。
據業內人士透露,數年前思科曾經攜帶網絡視頻會議系統“網真”拜訪富士通,希望富士通成為這一技術的代理商,但富士通隨即向思科展示了自有的遠程會議系統,讓思科大吃一驚的富士通。這個故事并未得到富士通和思科的確認,但卻將富士通在解決方案上的優勢和劣勢形象的展示出來——技術雖然先進,但卻藏在深巷之中。
這并不僅僅是富士通一家企業的現象,也是幾乎日本科技企業在企業級解決方案市場上的常態,如何破局?富士通的答案是先在中國市場上尋求機會,把過去的日本、海外兩大市場劃分模式改為,日本、中國,及其他海外市場。
解決方案的中國機會
2012年4月,富士通宣布調整集團組織架構:由早前的日本、海外兩大區域,調整為日本、中國,及其他海外市場,這一調整無疑證明了中國市場對富士通的特殊地位。隨后,富士通又在當年7月宣布,由富士通微電子亞太區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石豐瑜,接任富士通(中國)信息系統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由這位在富士通總部最早出現的華人來負責整體的運營事務。
石豐瑜向騰訊科技表示,過去富士通在中國只做兩塊業務,一是配合過去的合作伙伴開展中國業務,即本地把富士通在日本跟歐美已經成功的一些案例,復制到中國來,主要是在解決方案跟服務上面;第二則是針對中國的客戶銷售硬件。從2012年開始,這一傳統開始調整,富士通開始嘗試向中國市場提供更多的企業級服務。
為什么選擇中國?石豐瑜介紹,“十二五”之內,中國社會將會面臨非常巨大的挑戰,其中包括人民幣升值、勞動力缺乏、漲薪,對員工管理成本加大,社會結構逐步改變,少子化與老齡社會到來……對這些挑戰,日本企業并不陌生,從上世紀70年代末到80年代,日本經歷了整整十年同樣的問題,這樣的社會環境之下,唯有富士通這樣的日本企業能夠提供合理的企業解決方案。
盡管壓力相同,“加拉帕戈斯綜合癥”卻仍然是阻礙富士通在中國市場發展的一大難題,不同的基礎環境正是日本消費電子產品無法在中國市場立足的原因,日本的電視機銷售到中國之后沒有同樣清晰的地上信號,日本的手機盡管搭載了NFC近場通信技術,但卻找不到使用環境。
對此,石豐瑜表示,解決方案與消費電子產品的區別就在這里,對單純的終端銷售來說,環境的影響巨大,或者等待環境改善,或者降低產品規格,都是公司層面上自行考慮的事情,但對解決方案提供商來說反而是一個機會,應該想辦法把好的解決方案盡快引入中國,一步到位。
富士通的本地戰術
但轉型并不容易,對富士通來說,技術先進但知名度較低的現狀仍是難題,而在這一難題之上,富士通在海外市場紛繁復雜的企業關系就先成了這家公司發展的阻礙。據石豐瑜介紹,富士通中國大陸就有51家關聯企業。半導體、通訊各事業部門都已在中國建立起自己的子公司,龐雜的架構讓富士通很難為客戶提供一站式的整體解決方案。
為客戶提供最大程度的便利,以往51家關聯企業各自為政的局面已然開始打破。現在,以富士通(中國)信息系統有限公司為代表搭建了虛擬團隊,整體統合資源,在已有的產品和應用基礎上,進一步集成其他子公司的核心產品和技術優勢,以強強聯合的形式為客戶提供更多增值服務。
在這種模式下,富士通在中國的業務開始有了改變,據富士通的客戶朗盛化學介紹,過去由于富士通在華公司過于分散,與自己對接的銷售難以推出更多的方案,而且不夠整合的富士通也讓人懷疑多個系統之間的協調問題。現在,整合后的富士通就可以打消這一顧慮,只需要通過富士通(中國)信息系統有限公司對接即可解決問題。
除了建立虛擬團隊統合資源外,針對本地化的研發亦是富士通在華戰略的重要一步,據悉,富士通集團每年將營業額的5%作為研發經費,以時刻保持技術的尖端性和前瞻性。富士通在世界范圍內共設有9家研究所和1個研究中心,富士通北京研究所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而這一團隊也是由來自中國本土的優秀人材組成,專門針對中國市場開展本地化研究項目。
富士通大中華區總代表森隆士向騰訊科技表示,富士通在中國的嘗試剛剛開始,未來富士通希望可以在中國市場實現116%的增長。
【本文版權歸騰訊公司所有,未經騰訊公司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布/發表。】